英版未遂9.11侦破实录:布网1年 收网3小时
|
袭击方式:每组4至5人,分别登上至少12架民航飞机,在飞机飞到美国城市上空时引爆藏在行李箱中的液体炸药。 袭击目标:恐怖分子“选中”的航班分别属于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和大陆航空公司。航班目的地为5个美国城市:纽约、华盛顿、三藩市、波士顿和洛杉矶。 袭击时间:未来几天内,最早在2天内实施袭击计划。 袭击后果:如果袭击得以实施,死亡人数将超过“9·11”袭击事件。 袭击疑犯:到11日为止,英国警方已逮捕了24名恐怖嫌疑人,主要嫌疑人为英国籍巴基斯坦人。有媒体称,卷入这起阴谋的多达50人。 事件影响:欧美各国纷纷将安全警戒提高至最高级别;国际油价大跌。 纽约金融区增加了重武装的警察巡逻。 英国当地时间8月9日深夜11时,英国内政大臣约翰·里德接到紧急电话:一场可能是当今最严重的恐怖袭击正迫在眉睫,必须马上实施抓捕行动,整个国家也应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午夜前不久,英国警方的第一轮搜捕行动开始。10日凌晨2时,警方将警戒级别提高至最高级,并在机场发布新的安全手册。警方随即开始在伦敦、伯明翰和西威科姆等城市实施抓捕行动。 这些恐怖分子自去年12月就已经进入了英国警方视线,警方原本打算继续监视一段时间再采取逮捕行动,但在恐怖分子被捕前不久,英国情报部门截获了一个从巴基斯坦境内向恐怖分子发出的指令:“现在行动。”警方为了避免重大人员伤亡,决定提前行动,于是出现了下面一幕紧急逮捕行动策划……详细 10日,一名英国乘客无奈地在机场等候。 11日,美国当局在洛杉矶机场4号通道上竖起“安全警告”的标志。 飞机上能否造出炸药? 《泰晤士报》援引伦敦大学学院化学家安德列·塞拉的话说:“我很怀疑在飞机上制造这种炸药是不是那么简单,比如一个人站起来,去上洗手间,外边有其他乘客敲门,他还能正确完成每一步?” 专家猜测,这可能是策划者要在那么多飞机上发动袭击的原因,以确保其中一两次能成功。 他们说,一个此类小型炸弹的威力可能不足以让飞机在空中解体,但袭击者可以选择飞机薄弱处发动袭击,如窗户,或在飞机上制造多个小炸弹。另外,只要让飞机失控后坠毁,恐怖分子也就达到了目的。 |
欧美警戒“飘红” 安检风声鹤唳
据新华社电 英国和美国11日推出新的更加严格的机场安检措施,并扩大了新安检措施实施范围,乘客在体验“出行绝对安全”的同时,不得不承受安检带来的种种不便。
英国反恐机构已经将全国的警戒等级提高到最高的“危急”。
美国政府10日对英国破获恐怖袭击阴谋迅速作出反应,对所有来自英国的商业航班实施最高级的“红色警戒”,同时提升所有航空安全警戒级别。
法国也于10日决定加强空运安全工作,对飞往美国、英国及以色列所有航班的行李进行全方位搜查,并将反恐警戒等级保持在红色级别。
俄罗斯交通部宣布从10日起加强全国机场警戒,对乘客及其行李进行严格检查。
加拿大交通部宣布,在近几天内,来往于英国和加拿大的所有航班将禁止乘客携带所有凝胶体或液体产品,所有国内航班也将采取同样的限制措施。
葡萄牙机场管理局宣布,取消从葡萄牙各机场飞往英国的所有航班。葡萄牙全国所有机场从10日上午开始加强安全措施,对乘客及行李进行严格检查。
捷克警方也加强了对首都布拉格机场的安全检查,不许旅客携带手提行李登机,同时增调警犬加强对爆炸物的检查,并临时取消了飞往英国和美国的航班。
哥斯达黎加当局宣布,从10日起在全国两个国际机场启动“黄色警戒”,所有搭乘飞往美国航班的乘客都被禁止在手提行李中携带液体或凝胶体物品。
委内瑞拉公民保护和灾难管理局也于10日宣布,启动全国港口和机场应急安全机制。首都加拉加斯的玻利瓦尔机场,安全人员已经设立了人工检查行李区,并禁止旅客携带除有医嘱药品以外的任何液体登机。
南非安全当局从10日起加强了对机场和航班的安全警戒措施,但表示不会取消飞往英国的航班。南非航空公司同时告诫乘客,由于英国采取了非常严格的安全检查措施,航班可能被延误。
澳大利亚各大机场从10日晚加强了安全措施,前往美国的乘客被禁止携带液体物品和电子设备,搭乘去往英国班机的乘客也被禁止携带液体和凝胶状物品。
问题
安检仍在使用
30年前的技术
据新华社电 有专家认为,这次袭击阴谋暴露了政府在航空安全方面准备不足。美国国会议员数年来一直批评说,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检查乘客随身行李的机场安检通道上仍在使用上世纪70年代的X光技术。
更让安全专家惊讶的是,早在1995年就有类似袭击阴谋,而相关安全措施现在才仓促实施。当年,一名恐怖分子曾试图把液体爆炸物藏在隐形眼镜药水瓶中带上飞机,并在太平洋上空同时引爆数架飞机。
冲击
国际油价应声大跌
据新华社电 英国警方10日宣布挫败一起通过手提行李携带炸药炸毁英国飞往美国的航班的图谋。石油交易商担心,恐怖袭击威胁可能导致飞机乘客减少,进而导致航空燃油需求下降。受此影响,10日国际市场油价出现大幅下跌。
当天,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下跌2.35美元,收于74美元。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9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下跌2美元,收于75.28美元。
另外,纽约商交所9月份交货的取暖油期货价格当天每加仑下跌8.13美分,收于2.025美元;9月份交货的汽油期货价格每加仑下跌18.33美分,收于1.9889美元;9月份交货的天然气期货价格收于每1000立方英尺(1立方米约合35立方英尺)7.529美元,下跌12.2美分。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当天发表的一份声明说,目前世界原油供应充足,不会出现供应短缺。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易商对原油供应前景的担忧,从而推动了油价回落。
疑问
幕后黑手是“基地”?
据新华社电 一些安全专家认为,根据英国警方公布的信息,这起未遂袭击在规模上很可能是2001年美国“9·11”袭击的翻版,手法上则留有明显的“基地”痕迹。虽然英国警方还没有公布恐怖嫌疑人的身份,但安全人士已经从这起未遂袭击的手法上看出了“基地”的影子。根据警方的说法,恐怖嫌疑人企图对多架飞机“同时”发动袭击。这一情况与“基地”组织早在1994年至1995年间准备实施的一起恐怖袭击非常相似,而当时恐怖分子准备使用的爆炸物也是液体化学品。
1994年,“基地”组织成员在本·拉丹的资助下开始策划代号为“大爆炸”的恐怖袭击。根据计划,恐怖分子准备通过隐形眼镜护理液瓶将不易被警方察觉的液体爆炸物带上10多架飞往美国的飞机,企图使用卡西欧手表点燃液体爆炸物,在这些飞机飞行途中同时发动袭击。
1995年,这一阴谋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被挫败。此后的调查情况显示,“基地”组织高级成员哈立德·谢赫与拉姆齐·优素福是这起未遂袭击的策划者。其中,前者是“9·11”袭击的主要策划者,后者策划了1993年纽约世贸中心的爆炸案。
时机
翻版“9·11”?
据新华社电 值得一提的是,警方挫败这起阴谋的时间,距离“9·11”事件5周年纪念日仅有1个月左右时间。难怪一些人认为,这很可能是“9·11”以后人们一直担心发生的又一起“大事件”。“从规模来看,(恐怖分子)很可能有意将它(袭击)导演成一场新的‘9·11’,”经常与“9·11”遇难者家属律师打交道的调查员让-夏尔·布里萨尔说,“这里面包括了相同的交通工具和设备。”
位于罗马的军事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德烈亚·纳提维认为,这次未遂袭击的目的显然与“9·11”袭击相似,和近年来其他恐怖主义事件则有着天壤之别。
“相比而言,伦敦地铁爆炸案看起来只能算是小儿科了。”纳提维说。2005年7月7日,伦敦地铁等公交系统遭受系列袭击,造成52人死亡,近700人受伤。
安全人士说,即使只携带少量爆炸物上飞机,一旦将这些爆炸物和其他化学品混合,就可能给飞机及其乘客带来毁灭性后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