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外警嘹望>详细内容

外警嘹望

为反恐美国秘密研究生物武器 被批评加剧威胁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王丰丰 发布时间:2006-08-01 09:22:10 浏览次数: 【字体:

    资料图:5月17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五角大楼,一名工作人员在演习中接受身体消毒。当天,五角大楼举行了一次实战的防生物武器演习,模拟在出现炭疽病毒传染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对生物武器袭击的应对能力。 新华社发

    美国政府目前正在距华盛顿约一小时车程的军事基地修建一座生物武器研究所,尽管研究目的在于模拟、分析生物恐怖袭击,寻找反恐薄弱环节和对抗袭击办法,但这一机构的高度机密等级仍然引得许多人不安。美国《华盛顿邮报》30日报道,研究的机密程度使其难以受到监管,还会引发国际间的不信任,在法律上对作为《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缔约国的美国也是一个不小挑战。    

    这个在今年6月开始新建的研究所隶属美国国家生物武器防护分析和对抗中心(简称生物武器防护中心)。《华盛顿时报》说,研究所将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犯罪勘测中心,一旦发生使用生物武器的恐怖袭击,他们将利用现代刑侦技术搜捕恐怖分子,另一部分则是生物武器威胁辨别中心,主要工作是预测生物恐怖袭击的后果。    

    报纸说,国土安全部2004年在网站上短暂公布了一份幻灯演示文件,内容暗示,生物武器威胁辨别中心将制造、实验少量武器级微生物体,甚至一些经过基因改造的病毒和细菌。为了科学评估生物武器威胁,生物武器防护中心官员说,他们没有多少选择,必须制造生物武器。除了研究种类多样的生物武器外,中心还将研究发动生化袭击恐怖分子的思维习惯、寻找美国社会防护生物袭击的漏洞、评估基因技术等新技术带来的威胁,甚至检测恐怖分子可能使用的生物武器及投放方式。    

    从一开始,美国政府就把中心定位为高度机密。《华盛顿时报》说,在德特里克堡陆军基地内建造的8层高研究所出入受到严格限制,包括核试验室在内的美国联邦机构中,没有几个有这种安全级别。报纸说,国土安全部有意把生物武器防护中心研究所整个列为“敏感信息隔绝设施”,以保证储存的危险细菌和病原体不会泄露。    

    尽管国土安全部挥舞着国家利益的大旗,但生物武器防护中心研究的秘密性仍然引起了许多争议。批评者认为,过度保密反而会增加生物恐怖威胁:缺乏监督可能会让中心的实验十分“拙劣”,而没有透明度也可能引起其他国家怀疑研究的真实意图,导致它们开展秘密生物武器研究。    

    许多生物武器专家认为,中心研究的特性决定了中心必须保持高度透明,这样才能让美国民众和其他国家政府相信,美国政府的用意纯在反恐。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武器专家米尔顿·莱滕贝格尔说:“如果我们看到其他政府搞这种研究,我们会认为这是侵犯《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我们自己在做这种事情,但还对伊朗与朝鲜指手画脚,而这两个国家的武器计划我们实际上知道得很少。”对此,国土安全部的麦卡锡辩解说:“我们所有的计划在本质上都是防护性的……我们的工作是保证这个国家的平民受到保护,我们知道威胁在哪儿。”

       借口反恐制造病菌 美秘密研制生物武器

      美国政府目前正在距华盛顿约一小时车程的军事基地修建一座生物武器研究所,尽管研究目的在于模拟、分析生物恐怖袭击,寻找反恐薄弱环节和对抗袭击办法,但这一机构的高度机密等级仍然引得许多人不安。美国《华盛顿邮报》30日报道,研究的机密程度使其难以受到监管,还会引发国际间的不信任,在法律上对作为《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缔约国的美国也是一个不小挑战。

    危险任务

    “必须”制造生物武器

    这个在今年6月开始新建的研究所隶属美国国家生物武器防护分析和对抗中心(简称生物武器防护中心),中心成立于2001年,隶属国土安全部。

    研究所将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犯罪勘测中心,一旦发生使用生物武器的恐怖袭击,他们将利用现代刑侦技术搜捕恐怖分子,另一部分则是生物武器威胁辨别中心,主要工作是预测生物恐怖袭击的后果。

    国土安全部2004年在网站上短暂公布了一份幻灯演示文件,内容暗示,生物武器威胁辨别中心将制造、实验少量武器级微生物体,甚至一些经过基因改造的病毒和细菌。为了科学评估生物武器威胁,生物武器防护中心官员说,他们没有多少选择,必须制造生物武器。

    除了研究种类多样的生物武器外,中心还将研究发动生化袭击恐怖分子的思维习惯、寻找美国社会防护生物袭击的漏洞、评估基因技术等新技术带来的威胁,甚至检测恐怖分子可能使用的生物武器及投放方式。

    高度机密与核试验室级别一样

    从一开始,美国政府就把中心定位为高度机密。在德特里克堡陆军基地内建造的8层高研究所出入受到严格限制,包括核试验室在内的美国联邦机构中,没有几个有这种安全级别。

    研究所的成果也将严格保密,尽管大楼没有建好,但中心的第一项研究成果已经在今年1月提交白宫。这一项目利用了数以百计研究的数据,采用了复杂的计算机模型,评估了数十种生物武器和武器投放方式,并为它们排位,在目前此类研究中最为详尽,有望为美国政府的反生物恐怖项目预算提供参考。

    但6个月后的今天,这一项目研究成果仍然只为少数拥有顶级安全等级的美国政府官员和顾问所知。

    生物武器防护中心科研负责人伯纳德·考特尼解释说:“出于公众利益,我们必须保护暴露我们弱点的研究……我们没有必要告诉敌人我们防护系统的漏洞在哪儿。”

    国土安全部有意把生物武器防护中心研究所整个列为“敏感信息隔绝设施”,以保证储存的危险细菌和病原体不会泄露。“敏感信息隔绝设施”的保密性极高,国会议员在国会山听取军事秘密的房间,以及核试验室储存武器数据的房间都属于这种设施。 □王丰丰(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我们想做就做,但你不行"

    尽管国土安全部挥舞着国家利益的大旗,但生物武器防护中心研究的秘密性仍然引起了许多争议。

    批评者认为,过度保密反而会增加生物恐怖威胁:缺乏监督可能会让中心的实验十分“拙劣”,而没有透明度也可能引起其他国家怀疑研究的真实意图,导致它们开展秘密生物武器研究。

    许多生物武器专家认为,中心研究的特性决定了中心必须保持高度透明,这样才能让美国民众和其他国家政府相信,美国政府的用意纯在反恐。

    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武器专家米尔顿·莱滕贝格尔说:“如果我们看到其他政府搞这种研究,我们会认为这是侵犯《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我们自己在做这种事情,但还对伊朗与朝鲜指手画脚,而这两个国家的武器计划我们实际上知道得很少。”

    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生物安全中心创始人塔拉·奥图尔则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奥图尔说:“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你不行,我们可以审查你们的生物武器防护计划,但你们不能审查我们的。”

    对此,国土安全部的麦卡锡辩解说:“我们所有的计划在本质上都是防护性的……我们的工作是保证这个国家的平民受到保护,我们知道威胁在哪儿。”

    不过生物安全中心专家托马斯·英格尔斯比却认为,只有保持透明才能更好地保护平民。

反恐 生物武器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