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警在法国
应邀出访
应法国国际警察协会塞纳圣德尼分会主席的邀请,广西壮族自治区法院司法警察一行10人,在法警总队总队长吕仕奎的带领下,赴法国与法国警方进行了业务和武术交流。
飞机沿着印度洋,追着太阳飞行。经过近15小时进入巴黎戴高乐国际机场上空,太阳刚从地平线升起。巴黎与我们北京的时差是7个小时,我们度过了长达19小时的黑夜,这是我们一生中度过的最漫长的夜。按法国警方的安排,我们乘车先游览巴黎城。
所到之处
我们所到之处,看到绿树成荫,环境优雅,街道整洁、规范。然而,我们发现主要景点四周的街道、主要出入口,都隐蔽地布满了身穿迷彩服、肩挂冲锋枪的宪兵(法国宪兵约10万人),还有手持警棍、盾牌,腰挎左轮手枪的各警种警察,一些交通要道已禁止车辆通行,职业的敏感性使我们意识到:今天,巴黎城戒严了。
我们的车在协和广场刚停,马上就有两名交通警察骑摩托车急驶而来,示意不能停车。当得知我们是中国法警广西代表团时,两名交警抱歉地说:“今天是纪念二战胜利的日子,巴黎要举行大规模游行。”他们说已接到中国警察上午要来参观的通知,特殊照顾,允许停留15分钟。这两名交警身上挂满了包括手枪、警棍、手铐、对讲机等警用装具,看来法国的交警不只管理交通秩序。
射击表演
5月9日,我们来到了巴黎警察总署的塞纳圣德尼射击场,观看巴黎警察射击教练的射击表演。
法国警察射击主教练、宪兵教练、司法警察教练等五名射手,分别用法国警方装备的左轮手枪、意大利的高带弹量手枪、瑞典的轻便手枪、美国警方的装备手枪、欧洲警察通用的比赛手枪,表演了手枪射击技能。
我们看到,法国警察手枪持枪、瞄准的姿势与要求和我军警方大不相同。我军警方教材大都只允许单臂持枪,而法国警察的射击动作,全是双手持枪。只见他们用左手掌托住右手腕,两脚平行打开略比肩宽,左脚略前,右脚略后,身体稍向右偏转。他们认为这种姿势瞄准准、稳、击发快。按我国的训练要求,认为这种姿势身体暴露面大。
他们的靶纸是黑色的半身靶,长约60厘米,宽肩膀处32厘米、腰腹处22厘米,画面是一个头戴礼帽、右手持枪的歹徒。
法国警方对隐显目标的射击要求是,在25米的地段上,目标出现一次5秒,每次射手必须击发2次,10发子弹,分5次打完。
一分钟后,射击完毕,验完枪,我们随法国教练查验成绩,打得不错,发发命中,只有一名射击手打得差一些,弹着点分布大,且还跑了2发子弹。
紧急出场
教练一表演完毕,马上热情地邀请我们也上场试一试。这下可给我们出难题了,因为我们此行10人是武术代表团,全是有擒拿格斗特长的法警。他们当中,每个队员的射击技能究竟如何,我们心里都没有底。我们通过翻译反复向他们解释:“不打行不行?”但法国警方教练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说这是欧洲和法国最精良的手枪,不打会终生遗憾的。
见推辞不了,我们只好临时抽南宁地区法院法警大队长吴丹伟、玉林市陆川县法院法警大队副大队长罗东标、梧州中院法警大队副大队长林明祥。这三人均在武警部队服过役,有一定的射击基础。
3名队员进入射击地线,我们突然想起,我们中国警方装备的“五四”、“六四”和“七七”式手枪,在25米的射击距离上,弹道高是12.5厘米,就是说,要瞄下8环,才能打中10环。我们马上通过翻译得知欧洲及法国军警方的手枪,在25米的射击距离上弹道高均为0。也就是说,瞄什么地方就打什么地方,如果不清楚弹道高,盲目上场射击,岂不要吃“烧饼”?法国警察不介绍枪的战斗性能和弹道,这也许是对我们的射击技能的一个检验吧。
随着清脆枪声的结束,射击成绩罗东标10发10中,林明祥10发10中,吴丹伟10发8中。法警方射击俱乐部主席对我们伸出了大拇指。
接下来,法国警察继续为我们表演利用地形地物在15米距离上的快速射击和10米距离上的抵近射击。
只见2名法国射手每人身挎两支手枪,他们时而快速奔跑,时而交替掩护滚进,在距目标15米地方,目标显示一次(3秒),他们击发2次,10发子弹分5次发射完毕。
经验靶,一射手发发命中,但弹着点较散;另一射手发生了跑弹脱靶现象。
接着,3名法国射手给我们表演了10米距离上的手枪抵近射击。目标一出现,只见他们飞速从腰间拿出手枪,右臂略平,枪口略指向目标,不加瞄准,全凭手法,一口气将弹发完。
经验靶,3名射手命中率为40%至60%,其中一名射手只命中2发。
法方射手表演完毕后,警察协会主席推着代表团正副团长也上场打打他们的枪。
我们推辞不脱,只好硬着头皮上。好在正副团长都当过兵,但用法国的武器,按法国警方设置的条件射击,他俩心里也没有底。
法国教练递给每人一支意大利的高带量手枪,这种手枪枪管比我国“五四”手枪管还要长3厘米,体积大,但又很轻。原来除枪管外,其它枪身各部件全是硬塑料,弹匣可装10.8毫米的子弹20发。
我们清楚,这种交流是不比赛的比赛,因为他们的摄像机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我们,没离开过我们所打出的成绩。在国内,要知道交流射击技能,交流者肯定要带上队员扛上几箱子弹好好练几天。现在,不上人家推着你上,不打也得打,而且一定要打出我们中国法警的水平来。
当目标一出现,两个表演者沉着冷静地瞄准击发,看到靶心溅起的一团团尘土,我们自信,没跑子弹。
枪声一停,中法警员同时去验靶,我们10发子弹全部命中目标,弹着点很集中,呈现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碗状,全扣在靶子的心脏部位上。
尘埃落定
皮埃尔先生和教练塞巴斯帝安先生在我们的靶纸上分别签名留念。他们惊叹地说:“中国警察的射击技能真棒!”中国的警察首次用他们的手枪,按他们的设置标准和条件射击,竟能弹无虚发,他们不得不从心里佩服。
最后,皮埃尔先生拍着我们正副团长的肩膀说:“我无法打出你们这样的好成绩。”
射击交流完毕后,法国警方在射击场一间装修别致的会议室里举行了酒会。
我们看到,会议室的一侧,摆满了巴黎警察参加国内外各种射击竞赛获奖的奖杯,数一数足有三四百个,可见,巴黎警察的射击技能在法国乃至欧洲是一流的。
在国际警察协会图芦兹分会主席保罗先生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图芦兹警察局。警察局的大门,站着一名腰挎左轮手枪、穿黑色制服的门卫,没有门卫的验证和允许,任何单位的人员和车辆是绝对不允许进入的。在德特依副局长未接待我们前,我们的车和人也耐心在门外等了10分钟。
图芦兹警察局也是一个四合院子,与巴黎警察总署不同的是,院子里没停一辆汽车,只见院子中央有一根近二十米高的旗杆,旗杆顶端飘扬着法国国旗,旗杆周围约有4平方米略高出地面,四周有铁栏杆围着。栏杆的一侧堆满了鲜花。德特依副局长对我们说,这是为了纪念在二战中为解放图芦兹而牺牲的警察和军人,常年鲜花不断,这也是法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形式。
德特依副局长约50来岁,金黄带白色的头发,鹰勾鼻子,圆圆的大肚皮,毛茸茸的双手,典型的法国中年警察形象。
在警察局地下射击场的武器管理处,德特依副局长带着我们参观了图芦兹警察局目前装备的4种主要武器。
第一种是左轮手枪,可装弹6发,枪管口径9毫米,这是法国警察的普通装备;第二种是微型冲锋枪,体积比我国警察装备的七九式微型冲锋枪稍大一些,弹匣可装弹30发;第三种是来复枪,枪身约1米长,可装弹6发,每发子弹打出去是一团散弹;第四种是橡皮枪,长约40厘米,2个枪管,枪管口径约10毫米,同时装2发橡皮弹,近距离发射时子弹像重拳一样把对方击倒,而不至于把对方置于死地,属非杀伤武器。
对每种武器的构造、性能、特点,德特依副局长和管理人员对我们都作了较详细的介绍,我认为法国警察基层装备的常规武器和防暴武器,并不比我国警方的装备先进。
参观中,我们提出想看看警察局提押犯罪嫌疑人的囚车。
德特依副局长领着我们来到警察局办公大楼的地下室,只见地下室内整齐有序停放着上百辆各种各样的汽车。法国的囚车体积大,大部分呈白颜色,后厢是全封闭式的,外面根本不知道里面是载人还是载货,绝大部分警车不挂警牌、不挂警灯。对此,德特依副局长解释说:“我们警察局上尉以上的警官,每人配发一辆小车,上尉以下警官,每人配发一辆摩托车,警车平时不挂警牌、警灯,是为了执行任务的方便,只有在必要时和逮捕罪犯时才启用挂有警牌、警灯的车辆。”据我们了解,法国警察的社会地位很低,法国人普遍都很讨厌警察,认为警察是专给人找麻烦的,这也是警局的车不愿挂警牌、警灯的一个原因。
在地下车库里,我们发现该局还装备了一种新型的执勤用车。该车车头有点像我国北京吉普车的车头,全车乳白色,车身封闭且较宽较长,车厢里武器、侦破器材、卧具、给养等应有尽有,3至4名警察在里面吃喝拉撒可连续八天不出来。正当我们用摄像机、照相机准备拍摄时,德特依副局长抱有歉意地阻止说:“这是法国警方最新装备,不能对外宣传,不能拍摄,请给予理解。”都是警察同行,我们当然理解。
在警察局的二楼,我们还参观了该局的羁押场所。羁押场所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关押刑事犯罪分子的场所,该所有8间单房,每间单房长约6米,宽2米,高4米,呈窄长形,最里面墙角处有一张用砖石砌成的床铺,房间三面是白墙,面向通道有一扇木门,木门上有一个长40厘米,宽40厘米的玻璃窗,各房间的隐蔽处都装置有微型摄像机。
羁押所的另一部分是关押酗酒人员的场所,共有6间单房,室内构造、设施与羁押刑事犯罪分子的房间相同,所不同的是门窗是铁窗铁门,在法国警察的眼里,羁押酗酒人的防范比刑事犯罪分子还严密。对酗酒人的羁押时间一般为6小时。
接着,德特依副局长领着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局长办公室。正巧局长去巴黎出差了,乍一看局长办公室,倒不如说是一个警帽陈列室,局长先生搜集了50多个国家警察的警帽,整整齐齐陈列在一张张长4米、宽1米的桌面上。
出于礼貌,也可能带有目的,德特依副局长将他戴的警帽主动送给了我们团长,我们也客气地送了两顶中国警帽给德特依先生,并让他转告局长先生,有一顶是给局长做纪念的,德特依先生会意地笑了。
来到局领导会议室,只见这间装修豪华,装有空调、铺有地毯,约30平方米的长方形房间中央放着一张椭圆形的会议桌,桌子四周放了七八张椅子。德特依副局长一走进会议室,只说了一句话:“这是我们经常吵架的地方。”话是一句,但体现了法国人说话的直爽,领导之间开会,难免各抒己见,争论不休的。
会议室旁是秘书办公室,办公室里有五六个年轻的女警正在计算机前工作。德特依副局长很有风趣地介绍说:“这些都是局长和我的小秘和女友。”他的话逗得女警们哈哈大笑,通过翻译,我们也忍不住笑起来,法国警察开玩笑也是挺幽默的。
德特依副局长很开朗、很高兴地带我们参观了警察局的所有办公设施。我们看到,该局的指挥中心分为“一般侦缉中心”、“交通指挥中心”和“报警中心”,规模尽管比巴黎警察总署小多了,但现代化水平也是相当高的。
办公室里,上班的每名警察桌上除了一台电脑外,别无他物。不像我们桌上文件、书籍、报刊杂志一大堆。他们接待群众是非常热情礼貌的,办事效率也很高。上楼前我们看到治安、消防、交通、签证咨询办公室里都分别有五六个群众在办手续。20分钟后我们下楼,他们就把要办的手续办完走了。
德特依副局长带我们去警察局的啤酒咖啡厅休息。该厅在办公大楼院内,约120平方米,有各种各样的啤酒、饮料、点心。对于本局警察,一律免费供应。据了解,法国警察上午9时至12时上班,下午1时至4时上班,上班期间,上、下午各有半个小时休息,啤酒咖啡厅免费为警察们供应饮料、点心。算起来,法国警察一天上班时间只有5小时。
席间,德特依副局长谈笑风生无话不说。他们问我方的吕仕奎团长(法警总队总队长):“你们配有专车吗?”我们友好地搪塞他:“我们有专车”。之后他又风趣地说:“像你们这样的职务,在我们法国警察局每月的薪金是4万法郎(合人民币5.6万元)。”据了解,在法国,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警察薪金是较高的,但纳税也要纳工资数的30%。这一点,德特依先生就漏介绍了。我们专门留意了一下法国的农贸市场,茄子要10法郎1斤(折合人民币14元),西瓜5法郎1斤(折合人民币7元),高薪也是高消费带起来的。
在谈到社会治安问题时,德特依副局长谈到有三个问题使法国警方感到头疼。一是法国的意识形态问题,他说,1968年5月学生的红色风暴运动,像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一样,把法国人传统的思想搅乱了。二是移民问题,法国境内有500多万外籍移民,占全国人口的10%,移民主要来自意大利、西班牙、波兰等国。移民问题使社会更加复杂化,社会问题日趋严重。三是犯罪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在青少年中,不少嬉皮士、吸毒者及各类犯罪分子存在,加上经济衰退,失业问题日益加剧,尽管法国政府加强了对警力的投入和装备的现代化,但无法遏制逐年上升的犯罪率。
在图芦兹警察局不长的时间里,使我们对法国的社会情况、治安情况、法国警察的工作、生活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法国警察称:“中国警察真的都有李小龙般的硬功夫。”
据法国高级警官学校武术总教练让·吕亨先生说,他们崇拜东方武功,曾请日本、泰国、韩国等国的武术高手来法国交流,但效果都不理想,原因是民间的功夫没有规范的教材,没有正规的训练方法,没有统一的动作。一句话,不适合警方的制式训练。
我们与法国警察进行的交流表演在图芦兹高级警察学校的体育馆内进行。法国的警校、图芦兹宪兵部队负责人,以及各种警员、宪兵、警校学员数百人参加。
我们表演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擒敌技术,第二部分是中华武术,第三部分是中国硬气功。我代表团10人,除吕仕奎团长外,其他9人均参加了表演。
图芦兹警校体育馆,约有四个篮球场那么大,地板用小石粒和水泥合成,不滑但也不平。诺埃尔·多莱斯副校长用疑问的口气问我们:“能在水泥板上练擒拿吗?我校有铺着地毯和胶垫的练功房。”言下之意是试探我们训练的难度和功力。我们用肯定的口气回答说:“我们中国警察的擒敌训练,不分地形,不分气候,在水泥板上、道路上、田野里、水塘里都能练。”副校长听后,疑虑地点了点头。
我们表演的擒敌技术均为团体动作,主要内容有擒敌基本功、擒敌拳、捕俘刀、警棍术、擒敌攻防练习。半个月的突出短训,我们克服了时间短、天气热、内容多、难度大的困难。凭着中国法警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每天从早上6点练到晚上9点。嘹亮的号子、整齐的动作、紧张的作风、敢打敢拼的顽强精神和精湛的技艺,博得了法国警察的阵阵掌声。
在水泥板上前倒、后倒、前扑、跃起侧倒,这些擒敌技术的自我保护动作,使得法国警察看得目瞪口呆。1对2、1对3,使法国警察领略了中国警察1个警员对付2个歹徒,1个警员对3个歹徒,徒手夺刀、夺枪,制服歹徒的本领。特别是主动擒敌、摔打擒敌、解脱擒敌、夺凶器擒敌这些一招制敌的功夫,更使法国年轻的宪兵大开眼界。
表演的第二大部分是中华武术,由杨明、李怀明等表演了刀术、剑术、棍术、太极拳、南拳、长拳等内容,只见表演场上,拳如“流星飞舞”、刀如“猛虎下山”,剑如“游龙穿梭”、棍如“横扫千军”。
把表演推向高潮的还是中国硬气功。陆川法警大队长罗东标表演了顶剑碎砖,经法国警察检验剑尖锋利无比后,罗大队长气沉丹田,把内气聚集于咽喉部位,将利剑顶弯,后颈上放一块长60厘米,宽40厘米,厚30厘米,重50公斤的大瓷砖(法国建房用)。配合者用18磅的铁锤一锤下去,大瓷砖块只“当”了一声,第二锤下去大瓷砖只裂了一边角,第三锤下去,这坚硬的大瓷砖才四分五裂。利剑刺喉还要重锤击碎比石灰岩还要结实的大瓷砖,怎不叫法国警察拍手叫绝。
最后我们表演了硬功断砖、断石、断钢条。
硬功断砖我们表演了头顶断砖、双掌撕砖(即用两掌左拉右旋的合力将砖撕成两截)、掌根推砖以及铁膝断砖功夫。
让法国警察折服的是铁沙掌功夫,即掌碎鹅卵石。
鹅卵石是法国警方准备的,只见警校司令培训主管勒莱先生选出一块长约12厘米、宽7厘米、厚5厘米的卵石,另一名法国宪兵也选出两块烟灰缸大小的卵石,他们先拿两手用力掰,见掰不断又用两卵石用力相互撞击,证实石头坚硬无比后,才把石头交给我们。
掌碎卵石,是铁沙掌的上乘功夫。为练成此功,每天夜深时,习练者要盘膝而坐练内丹功。每天清晨,迎着朝霞外练掌劈铁沙,当双掌练得又红又肿时,再用中草药水洗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功夫日益长进。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是硬气功的精髓所在,只见表演者将右掌高高举过头顶,凝神聚气,待掌刃发热发麻发胀时,以意领气,以气发力,“嘿”的一声如狮吼虎啸,意到气到,气到力到,三掌劈碎三块卵石,使法国警察们举座皆惊。
法国警方武术教练让·吕亨先生伸出大拇指说“中国警察,真功夫”。通过翻译,他告诉我们:“过去日本、韩国、泰国等国的气功师到我们这里表演硬气功,都是把石头先击碎后用浆糊粘起来表演给我们看,为了不再上当,这次我们选的都是法国又大又硬的卵石。这次我服了,中国的功夫是真功夫。”
最让法国警察拍手叫绝的是我们表演的铁头功,头开钢板。
要说这钢板,长45厘米,宽3厘米,厚1.5厘米,没苦练过铁头功的人,猛击头部不昏倒也会起一个疙瘩。年轻的法国宪兵和警校的学员,这个过来摸摸钢条,那个来敲敲钢条,我们的表演者叫他们先试试,他们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一个人敢出来试。
这时,诺埃尔·多莱斯副校长通过翻译发话了,说:“头击断钢板,是不可思议的事,这个表演内容太可怕了,你们中国警察来我们这里,没办人身保险,出了问题我们校方可负不起责呀!”
我方代表团团长吕仕奎见状忙接上话:“这个表演内容是我们的拿手绝活,保证绝对不会出问题。”
表演者扎好四平马步,行功运气。
待头顶真气充盈时,表演者双手用力将钢条从腹前迅速猛击头顶,只听见“嘭”的一声,钢条没断。
表演者重新调整姿势,将内气贯入丹田,又将丹田之气运于头顶百会,待头部感到发热发麻发胀时,表演者用尽全力,意念钢板必断无疑。随着惊天动地的一声,钢条“咣”的一声断为两截。体育馆内,掌声、赞扬声久久不息。
表演结束后,法国警方在学校体育馆举行了隆重的酒会,学校领导、教练、白人警察、黑人警察纷纷端着酒杯,伸出拇指向我们敬酒。
副校长诺埃尔·多莱斯先生送给我们一个图芦兹高级警官学校的校徽。他拉着我们的手说:“中国警察,李小龙般的功夫,我们法国警察在擒拿格斗方面的素质无法达到你们的水平。”
离开图芦兹警察学校时,我们看到警校主管训练的勒克莱尔先生手里捧着一块半截砖头、几块击碎的卵石和半截钢条来给我们送行。我们问他:“拿着这些打烂击碎的东西干什么?”他说:“这些被击碎的砖头、石头、钢条,我们要把它们放在我们学校的陈列室展览,以鼓励法国警察像中国警察一样,练出过硬的功夫。”
听了这话,我们感动得眼睛湿润了,过去西方国家把我们中国人比作东亚病夫。通过这次武术业务交流,使他们领略了中国法警的风采,领略了中国警察的功夫。我们司法警察首次与法国警察的交流是成功的。
感动之余,我们把自己的警帽送给了勒克莱尔先生做纪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