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外警嘹望>详细内容

外警嘹望

美国国安局窃听能力到底有多强?

来源:国际在线 作者:徐冰川 发布时间:2005-12-20 09:45:11 浏览次数: 【字体:
 愈演愈烈的美国总统布什亲自批准且公开承认的美国国家安全局窃听本国公民通讯的风波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在政治影响的背后,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窃听内幕也隐现台前。那么,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窃听能力究竟有多强?权力有多大?触角有多广呢?

美国在日本的监听设施

  ★国安局“梯队”让CIA自愧不如

  这场风波的执行者是美国国家安全局,而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具体执行工具便是3年前曾被部分曝光的“梯队”窃听网。

  “梯队”窃听网原本是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局负责筹建的全球电子监控网。美国国家安全局拥有全球一流的密码编制、破译专家、数学家,配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并在世界各地设有固定和机动无线电截收站、定位站和中心,在人员和资金方面,连美国的情报协调机构中央情报局也自愧不如。据美国的解密文件称:20世纪70年代,国安局提出与一些盟国共建窃听网,以窃听苏联和华约国家及中国等国家的情报。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国安局反复考虑,并与英国磋商,最终相中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三个英语国家。由于文化与利益的共同性,后者一拍即合,五国签署了《乌萨卡情报公约》。经过几年筹建,“梯队”窃听系统约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运作。

  前苏联和华约解体之后,“梯队”一度非常低迷,及至9?11事发,“梯队”突然间有了天大的机会:不仅仅扩大“对外”,包括对欧盟伙伴国的窃听,还悄悄地获得了布什总统的亲自授权,对美国国内的公民实施全方位的窃听!

  ★窃听的核心是“关键词列表”

  为了达到理想的窃听效果,国安局“梯队”窃听网的相关监听基地和监听站进行了科学部署。监听站的电脑不仅存放有上级机构选定的关键词,也采纳其他监听站编制的关键词表。这些关键词生成后,窃听网的电脑一旦捕捉到所列关键词就会自动截取电子邮件或者录下电话通话。

  在美国本土,“梯队”窃听网的主要监听站是西弗吉尼亚州的苏格格罗夫卫星地面监听站和位于美国西北部的华盛顿州亚基马超大型卫星地面监听站。他们的关键词表是跟“恐怖”有关。

  在新西兰的怀霍帕卫星监控站就存放有所有五个国家的关键词表。一旦电脑发现与词表内容相匹配的情报,就会立即发送给有关机构。电脑对截获情报进行关键词检索高度自动化。在英国,位于英格兰北部约克郡荒漠上的美军通信与监听基地是这个窃听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英国,电子窃听机构派人协助美军进行窃听活动。该基地的接收站面积就有30个高尔夫球场那么大,巨大的接收装置在数英里外就能看见。

  在澳大利亚的中心站是“美澳松树峡联合国防卫星基地”。这个基地位于澳大利亚中部麦克唐纳山脉山脚下。人们老远就能看见基地圆球状的白色大功率卫星无线电接收天线。其中最大的天线直径达20多米,可以窃听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里发出的无线电信号。美国坐镇该基地的是美国海军保密大队驻澳大利亚分队,重点窃听亚太各国军事动向,尤其是海军舰艇的活动情况。

  上述监听基地将各自所属监听站的窃听情报汇总后,视情况分别发往各自的主管部门或美国国安局总部,经整编后呈报各国领导人和相关部门。当然,各国在发送情报成品时,有时免不了留上一手,不一定把所有有价值的情报通报给合作伙伴。

★全球1/10的通话被美国监听

  如此庞大的“梯队”网能力究竟有多强?

  法国《世界报》报道,去年全球电话通话时间达1800亿分钟,其中1/10的电话曾被美国国家安全局的3万多名特工监听过。各国首脑的谈话更是美国情报机构窃听的重点。美国国家安全局一名官员说:“几乎没有哪一国总统的声音未在我们特工的耳机里出现过。他们要么是在办公室里打电话时被窃听,要么是访美期间在饭店房间里被监听。”

  就连美国的铁杆伙伴欧盟也遭美国窃听。2002年2月23日至24日,欧洲议会委员会召开特别听证会,听取了苏格兰独立调查记者邓肯?坎贝尔耗费大半生时间艰难撰写的有关“梯队”系统合作国窃听欧盟国家情报的报告。

  坎贝尔在报告中称,“梯队”窃听网早在1994年把窃听对象指向了法国。当时法国的汤姆逊无线电报总公司正与巴西签署一项价值13亿美元的共同在亚马孙热带雨林建立监控系统的合同。美国通过电话窃听发现汤姆逊公司在交易中贿赂了巴西政府官员,而窃听此事的正是掌管“梯队”网络设备的美国国防部雇员赖特翁。次年,美国国安局又在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和沙特政府及沙特航空公司的交易中获取了所有的电话录音和传真文本,并掌握了空中客车公司贿赂沙特官员的证据。此后,只要有重大的商业事件发生,“梯队”总能获得重要的信息。坎贝尔报告的内容令与会代表大惊失色,纷纷向各国议会报回了这一事关国家利益和公民隐私的情况。

  曝光的美国安局机密文件透露,美国安局将全球窃听在地理上划分五大块,A为前苏联和东欧,B为中国、前苏联远东、朝鲜、越南等亚洲社会主义阵营,G为其他所有国家,W为太空信号情报,美国本国则“不方便”列入,只能是心知肚明。

 ★日本楚奇站成窃听亚洲的核心

  一位安全专家私下称,就“梯队”窃听网而言,亚洲国家也不能掉以轻心。中国更是如此,因为美国正把其战略重点逐渐从欧洲转向亚洲,特别是转向中国。

  据美军一份泄密文件透露,驻日美军楚边基地是美国家安全局遍布全球的情报网的重要一环,同驻日美军三泽基地一起作为冷战时期美国安插在社会主义阵营最前沿的窃听哨,在所谓的“第一岛链”上南北呼应,为美国全球信号情报活动屡立战功。

  楚边通信所始建于1957年,于1962年完工,该通信所在建设中就已经投入了使用。楚边通信所坐落于冲绳县西海岸的读谷村字波平、座喜味和上地等三处约53.5万平方米的农业用地内,设施编号为FAC6026。该通信所目前由美空军安全部负责管理,而由美陆海空军和海军陆战队等的电子通信安全部队共同使用。该通信所在业务上接受美国家安全局(NSA)的统一领导,多年来一直同国家安全局设在远东的其他十多个监听基地一起进行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谍报活动。

  那么,作为NSA全球规模信号情报活动的一个据点,驻日美军楚边通信所在过去的多年里到底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楚边通信所天线阵地的最里面是一个半径约66米、高约37米的圆形封闭式反射天线网,稍微向外一点环绕矗立着30根高度约19米、用于低频通信的天线,再向外又是一个半径约91米、高度约9米的圆形封闭式反射天线网和120根高约7米的高频通信天线。这一大片天线阵地就是现在已经举世闻名的“象栏”,它是美国家安全局“梯队”监听系统的标志性建筑。

  楚边的“象栏”是NSA“梯队”监听系统HF/DF网络的重要一环,主要负责探测信号的方向,属于测向天线,但是仅仅测定出信号的方向并不能确定发射源的具体位置,并且有时候来自不同源头的各种信号复杂交错,所以NSA在全球许多地方都架设了这种被称为“象栏”的测向天线,以便精确地确定信号来源的具体方位。一般来说,三具“象栏”同时捕捉到一个相同的信号时,就可以精确测定出该信号的来源。

  美国空军形象的把这种测向作业称为“命中点”作业,在冷战时期,NSA不但能够监听到所有前苏联的密码通信,而且对于前苏联所有战略轰炸机、导弹核潜艇位于世界上的哪一个角落基本上都能够做到了如指掌。冷战后,NSA遍布全球的测向系统逐渐开始对潜在对手的飞机、潜艇进行全天候定位跟踪。

  从楚边通信所的“象栏”天线向南几公里还有一片橡树林一样密集的天线群,这里林立着数十座短波和超短波信号接收天线。这片天线群也是楚边通信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主要肩负着对广播和通信等无线电信号的接收。该天线群通过地下光缆和电缆同楚边通信所连接,接收到的信号将被实时传送到楚边通信所内。

  在太平洋地区,除日本的三泽和楚边外,美国国安局还在关岛、阿留申群岛、夏威夷、加拿大的夏洛克岛等地还架设有6部“象栏”天线。此外,在大西洋以及英国、意大利、土耳其等国还有7、8个同类天线。楚边通信所的天线同其他太平洋地区的6具“象栏”一齐为美军的精确测向和定位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冷战结束后,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独特性,楚边通信所非但没有被拆除,反而在对朝鲜半岛以及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侦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窃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