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最高戒备” 巴厘岛警方公布两人弹照片
警方公布的两人弹照片
基地狂袭巴厘岛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等媒体报道,印尼巴厘岛警方当地时间4日透露说,他们扣押了两名男子,并且正在问话,这两人都不是巴厘岛本地人,而自杀人弹的头像照片则首次公开。印尼警方还表示,目前仍有3名嫌疑人可能就躲在巴厘地区。与此同时,各国都发出了巴厘仍可能面临新的袭击的警告。
人弹并非巴厘本地人
4日上午,巴厘岛警方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向人们公布了两名可能是自杀人弹的头像照片。他们就是被称为“炸弹专家”的阿扎哈里·本·胡辛和绰号“财神”的努尔丁·穆罕默德·托普。这两张人像照片十分清晰,其面部特征显示他们并非巴厘本地人。
警察局长梅德·巴斯提卡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说,他们已经扣留了两名男子,这两名男子是在爆炸发生之后第二天遭到当地警方扣留的,随后警方对他们进行了讯问。
仍有3人潜伏在巴厘
而印尼国家警察总局副发言人安坦托称,这起爆炸是经过精心策划而实施的,它由一个庞大的恐怖网络实施的,每个人分工明确,组织严密。他说,根据警方的调查,目前至少仍有3名嫌疑人躲藏在巴厘岛,因此当地存在继续遭恐怖袭击的可能。据悉,这三人都不是本地人。
各国纷纷发出新警告
同一天,澳大利亚政府强调,巴厘岛未来还有再发生爆炸的可能,澳大利亚政府为此呼吁国民,目前尽量不要前往巴厘岛旅游。
在首都雅加达,印尼政府已经将国家安全等级提高为“最高戒备”状态,在全城的30万警力中有2/3在一线或处于随时待命之中。
东南亚恐怖组织大变身
专家发现当地恐怖组织完成转型和变身,对地区安全威胁更大。
印尼巴厘岛再次发生的自杀式爆炸血案使得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伊斯兰团”这个在东南亚地区活动猖獗的恐怖组织身上。最近几年来,安全专家惊讶地发现,这个和“基地”关系密切的恐怖组织已经完成了“转型”和“变身”,对地区安全构成了更大的威胁。部分专家指出,巴厘岛爆炸案和今年7月的伦敦地铁爆炸案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伦敦爆炸已成为恐怖组织发动袭击的“范本”。
变招之一:组织机构更灵活
“伊斯兰团”的前身产生于上世纪50至60年代,和东南亚地区的许多恐怖组织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02年,“伊斯兰团”在巴厘岛制造了震惊世界的爆炸案,造成202人死亡。此后,东南亚各国政府联合行动,对这个地区恐怖组织痛下杀手,其精神领袖巴希尔也被捕入狱。
印尼著名的安全专家肯·孔博伊说,“现在的‘伊斯兰团’在各地的分支机构规模比以前更小,但也更灵活,而且一个分支机构遭到毁灭性打击,不会对整个恐怖网络造成致命影响。”
变招之二:人员组成本土化
除了组织结构上的变化,“伊斯兰团”的本土化倾向也十分明显。在2002年巴厘岛爆炸案发生前,“伊斯兰团”的骨干成员经常越境作案。但在2002年之后,东南亚各国通过情报交流加强了边境安全检查,多名恐怖组织成员在边境口岸被捕。这迫使“伊斯兰团”在发动袭击时更多地使用本土的恐怖分子。
著名智囊机构“国际危机集团”负责东南亚研究的主任悉尼·琼斯认为,根据恐怖组织以前的手法,发动此次袭击至少动用了12名成员,包括3名自杀袭击者在内的大部分人员应该都是印尼人。
变招之三:袭击形式更简便
美国波士顿西蒙斯学院的东南亚安全问题专家扎卡里?阿布萨指出,巴厘岛爆炸案和今年7月发生在伦敦的地铁爆炸案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同时使用几名袭击者,在人口密集地区发动自杀式袭击,袭击工具也都是杀伤力惊人的背包炸弹。阿布萨认为,伦敦地铁爆炸案已经成为恐怖组织的“范本”。
由于这种袭击方式成本更低,也更容易策划和实施,这位安全专家预计,今后这种袭击形式会在东南亚地区频频出现并“流传”到世界各地,成为恐怖分子经常使用的手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