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警察搜包不讲理
在曼哈顿第一大道旁的寓所里,记者最近明显感到街上鸣笛警车出现的频率有所增加。以往,记者去超市购物,为避免大包小袋的不便,总会将东西放入大背包里,这样乘车会方便些。可如今,再以这般模样乘公交分明是自找麻烦。为避免被怀疑是炸弹客,记者只好租车或打的。
伦敦发生恐怖爆炸袭击事件后,美国纽约警方立刻加强了反恐戒备,并在公共交通系统对乘客的箱包进行抽检。尽管招致了一些争议,但警方表示,这种抽检箱包的做法将无限期地执行下去。
随意搜包无标准
对于抽检箱包,人们反应不一。有些人认为,搜包虽然使公共场所的气氛变得紧张,但同时也起到了震慑作用。因此,尽管对此感觉不是很舒服,但多数乘客还是表示认可。一位中年黑人乘客说:“反正我是不在乎,就是搜全身我都没意见。 ”
但也有一些乘客说,既然是抽查,就无法保证不会有“漏网之鱼”。炸弹客就是再傻,也不会像伦敦恐怖爆炸案制造者一样,再背着大包进地铁了。因此,这种方法会起到什么效果,现在还不好说。
还有一些人认为,警察搜查乘客的箱包显得很随意,并没有什么标准可依。这实际上对公民权利构成了侵犯,他们甚至准备向法院提出诉讼。
背包游客跪路边
自“9·11”事件之后,纽约的反恐警戒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伦敦爆炸事件更使本已绷得很紧的弦更紧一步。风声鹤唳之中,虚惊甚至“冤假错案”自然也不少。
上周日,一位开双层游览巴士的司机看到5名中东男子背着大包,觉得他们可疑,便报了警。配备重型武器的警察立即出动,在街头上演了一场反恐“真人秀”。
当时,警笛呼啸,警灯闪烁,马路被封闭,身着防弹衣、端着自动步枪的警察把游览车团团围住。车上60名乘客被令将双手举在头上,一一慢慢下车,5名被怀疑的对象则双手被铐,跪在路边。
警察后来才发现,这5个人都是英国游客,根本不是什么恐怖分子。纽约市长还向当事人和英国政府道了歉。
报警电话特别多
在紧张的气氛中,警方接到的报警电话也急剧上升。据纽约市警方发言人说,伦敦发生第一次爆炸后的两周内,纽约 911共接到1600多个报警电话,其中1476个称发现可疑箱包,149个电话报告发现疑似炸弹。
报警电话激增,与媒体提醒公众提高警惕密不可分。电台、电视台、报纸以及车站里、车箱里甚至街道旁边,都不时出现“如果您见到可疑箱包请立即报警”的提示。此外,市政府和警方也多次提醒市民,不要吝于报警。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911在接警后会启动一个快速反应能力极强的综合安全体系。在报警信息不是十分清楚的情况下,总是保证警车、急救车和消防车同时到位。也就是说,即使拨通电话后一句话不说,几分钟后,警车、急救车和消防车也会到达现场。
有人对这种“兴师动众”的做法表示批评,认为一是花费高,二是增加交通压力,加重城市噪音污染。但也有人认为这样做很必要。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