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记者窥到了什么? 事关数据安全
美国彭博新闻社主编马修·温克勒13日为先前曝光的偷窥丑闻道歉,称这种做法“不可原谅”。
彭博社被曝允许记者“有限”接触敏感数据,关乎客户怎样使用彭博社终端机。
不可原谅
温克勒发表道歉声明,正值多个美国和国际机构调查彭博社记者是否可能侵犯客户使用彭博终端机的机密数据。客户可通过彭博终端机查询、分析数据并交易。
欧洲中央银行、巴西中央银行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都称在调查此事。路透社援引消息来源的话报道,美国财政部同样在调查此事。
彭博社上周遭到曝光,授权记者接触一些被视为机密的数据,例如客户浏览股票和债券等大类的时间。
彭博社说,继高盛集团高管发现并抖出此事后,记者对此类数据的接触已经受限。
温克勒在彭博社官方网站写道:“我们的记者不应获准接触被视为机密的任何数据。我对他们获得这项权利感到抱歉。这项错误不可原谅。”
彭博社终端在全球共有31.5万用户,每台终端的年租金超过2万美元,去年彭博社收入为79亿美元。
澄清暗门
彭博社偷窥客户数据的消息令华尔街、美联储和使用彭博终端机的其他政府机构感到可怕。
温克勒13日寻求澄清彭博社记者究竟看见了什么。他写道,他们能看到客户的登录历史,以及“在汇总基础上的用户高级别使用功能,不能看到密级信息的细节”。
他说,这一行为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初,记者使用终端机探寻客户想要什么样的新闻报道。
“随着数据隐私变成客户的核心关切,我们应该在保护数据方面有所超越,尤其在我们即使仅从表象看行为不当时。”
温克勒在声明中补充,彭博社记者从未接触客户交易、个人资料、记事等相关系统,也未接触客户之间互发的信息,同样看不到客户阅读哪些新闻报道以及他们看过什么证券。
高盛高管认为,交易员只需了解高端客户在看哪些证券,以及政府官员向彭博咨询台提了什么问题,就可能获利。
秘密难守
彭博社创始人迈克尔·布隆伯格曾在他1997年的书中谈到数据安全事宜。他写道,限制接触私密数据可能徒劳。布隆伯格自2002年起担任纽约市市长。
布隆伯格写道,“数据安全这件事在大多数自诩秘密很多的企业得到夸大,窃密和泄密是做生意的成本,要与之共存。尽管一些限制可能有意义,但另一些颇为荒谬。”
13日在一场新闻发布会被问及彭博社偷窥事件,布隆伯格说,鉴于已与纽约市利益冲突委员会达成协议,他不能评论此事。路透社报道,布隆伯格已有将近12年未参与彭博社日常运营。
令彭博社处境雪上加霜的是,英国《金融时报》13日晚些时候报道,经由彭博终端机2009年和2010年发送的数以千计私密信息,可能意外上传至一家不安全的网站。这些信息由全球几家最大银行及其客户发送,包含机密的金融价格和操作信息,后从网站删除。
作为彭博社竞争对手,汤森路透公司同样向金融机构出售自己的终端。汤森路透说,旗下新闻部门的运营“完全独立,记者无权接触客户的非公开数据,尤其是关乎客户使用汤森路透产品和服务的任何数据”。(卜晓明)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