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外警嘹望>详细内容

外警嘹望

美前中情局长桃色漩涡扩大 中情局角色面临变数

来源:东方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2-11-15 08:31:20 浏览次数: 【字体:

 

 随着美国前中情局局长彼得雷乌斯婚外情的曝光,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到这桩桃色漩涡之中。举报人吉尔·凯莉或许在与彼得雷乌斯的交往中交情清白,但她却有可能与驻阿富汗美军司令约翰·艾伦有染。而一位联邦调查局探员也无法自证清白,他给凯莉发送了自己裸露上身的照片。

  动态

  使用恐怖分子手法导致FBI警觉

  举报人吉尔·凯莉的一些细节正被逐渐披露出来,正是她举报受到匿名女子电邮威胁,致联邦调查局介入,发现彼得雷乌斯婚外情。

  据悉,凯莉曾在今年夏天将婚外情女主角布罗德韦尔给她发送骚扰邮件一事告知彼得雷乌斯,后者曾警告布罗德韦尔不要再发送类似的邮件。联邦调查局官员透露,这些电邮表明布罗德韦尔十分嫉妒凯莉与彼得雷乌斯的友谊。而彼得雷乌斯对布罗德韦尔警告的时机刚好是在两人结束“婚外恋”后。

  凯莉被后来证实是布罗德韦尔所发的电子邮件所惊吓,将这件事告诉了她的联邦调查局探员朋友。联邦调查局随即从她的邮件中追踪到了布罗德韦尔。在检查布罗德韦尔的电子邮件账户时,联邦探员发现来自彼得雷乌斯的消息充满随意的个人口吻。联邦调查局怀疑有人入侵彼得雷乌斯的中央情报局个人账户。

  彼得雷乌斯与布罗德韦尔两个人共用一个邮箱账号,并将信息放入一个草稿文件夹,而不是将邮件发送到对方的账户。这种方法经常被恐怖分子利用,使得调查人员很难跟踪电子邮件的踪迹。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一行为也会让调查者高度怀疑是黑客入侵了该账户。这使得调查人员立刻警惕起来。

  辞职可能是因为“泄密”?

  分析人士指出,与其他因婚外情而引咎辞职的美国政要不同,彼得雷乌斯是被“国家安全”而非“性”拉下了中情局局长的宝座。这位曾经先后担任驻伊拉克美军和驻阿富汗美军司令的四星上将向情人泄露了一些“国家机密”,而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领事馆遇袭一事也牵涉其中。

  布罗德韦尔上个月在丹佛大学演讲的视频被媒体曝光。布罗德韦尔在演讲中暗示,袭击事件背后隐藏着惊天内幕——班加西美领馆内的秘密监狱才是真正的袭击目标。

  “不知道你们是否听说过这件事,在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领事馆的一栋附属建筑里关押着几个利比亚武装分子,中情局认为领事馆遭袭是因为有人企图救出这些秘密囚犯。”CNN认为,上述言论表明布罗德韦尔可能掌握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国家安全机密”。不过,多名安全部门官员都出面否认存在“秘密监狱”。另有报道称,调查人员在布罗德韦尔的手提电脑里发现了一些机密文件,而彼得雷乌斯立即澄清这些文件不是从他手里流出的。

  驻阿富汗美军司令称呼凯莉“亲爱的”

  随着事件深入,凯莉从一个受害者变成了另一起事件的当事人。13日,一位美国国防部高级官员透露,驻阿富汗美军司令约翰·艾伦涉嫌与凯莉“不恰当”通信,受到调查。

  联邦调查局查获艾伦与凯莉的通信,内容长达2万至3万页,其中大多数为电子邮件,时间跨度在2010年至2012年,两人平均每天通信达30页左右。这位五角大楼官员并没有提供更多细节,也拒绝回答艾伦是否从他的军队或政府电子邮箱账号中收发过邮件。当被问及是否有机密资料泄露,这位官员表示:“我们担心不恰当通信。我们不会猜测邮件内容。”

  目前,艾伦是否会遭受刑事诉讼还不明朗。根据美军军法条令规定,通奸被视为犯罪行为。

  凯莉现年37岁,家住佛罗里达州坦帕市,是迈尔迪尔空军基地一名不领报酬的社会联系人。美军中央司令部和特种作战司令部设在这座基地内,彼得雷乌斯2008年至2010年任中央司令部司令期间,与凯莉夫妇交好。凯莉的丈夫斯科特是坦帕的肿瘤外科医生。夫妻俩常接受邀请,参加彼得雷乌斯在中央司令部举办的活动。

  联邦调查局对艾伦与凯莉电邮中的部分内容保持警觉,因为艾伦不时用类似“亲爱的”之类的词语称呼凯莉。

  彼得雷乌斯案最新进展意味着,这起桃色事件波及范围可能超过预期,艾伦可能被拉下马。国防部长帕内塔证实艾伦受到调查。他要求参议院推迟对艾伦担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最高军事长官欧洲盟军最高司令提名的批准,奥巴马总统已经同意。

  CIA与FBI的寒战

  美国中情局(CIA)局长彼得雷乌斯因婚外情辞职后,引得阴谋论大爆发,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是否借机对CIA动手?

  这两个机构的主要不同是:FBI是美国执法部门,隶属于司法部,性质上属警察体系;而CIA则是独立机构,直接对总统负责,从事间谍活动,不具备执法权。

  FBI与CIA大致可区分为管国内与海外事务,但也不是完全以地理疆界来区分,比如说外国间谍渗透至美国境内,虽是在境内CIA也要管,美剧中常见FBI出动是因为FBI在美国境内有执法权,而CIA没有,所以逮捕等行动需由FBI来执行。两个单位的个别业务也有重叠,因此常有摩擦。

  对立由来已久

  FBI与CIA的矛盾甚至可以上溯到上世纪30年代。1939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发布秘密指示,将全部谍报工作、反谍报工作和对敌破坏工作交给联邦调查局和陆、海军情报部。同时,他还授权联邦调查局在拉丁美洲针对轴心国间谍开展反情报和安全工作。1941年6月22日,德国对苏联开战。罗斯福成立美国情报协调局,由威廉·约瑟夫·多诺万任局长。1941年7月,多诺万从预算局要来45万美元的拨款,在白宫附近几间破旧的大楼里开始工作。正式工作是破坏、谍报、反间谍和部署、实施秘密行动,这些工作成为后来中央情报局的基本行动范围。多诺万逐渐加大情报协调局的活动范围和力度,令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大为光火。

  美国历史学家及政策分析家马克曾在《FBI与CIA之间的秘密战争》一书中详细披露了FBI与CIA之间的冲突。书中称,在肯尼迪遇刺、水门事件和“9·11”中,这两个情报机构都因为彼此之间的“对立”状态而影响到情报合作。

  CIA与军方的暧昧

  “9·11”事件后,中情局除了要搜集情报,还逐渐肩负了打击恐怖嫌疑人的任务。彼得雷乌斯辞去中央情报局局长职务前,正寻求白宫支持,批准为这一情报机构增加大约10架配挂武器的无人驾驶飞机,充实现有规模为30至35架的无人机机群。这显示中情局过去十年间不断寻求从情报搜集单位向准军事力量的转变。

  由于彼得雷乌斯出身军方,因此着力推动中情局和军方的反恐合作,两个部门的职责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中情局定期向军方联合特别行动指挥部“借用”飞机,在也门发起攻击,指挥部也越来越多参与情报搜集。美国官员认为,中情局要求更多无人机说明,彼得雷乌斯相信,这种共享机制有局限,中情局需要掌控一个更大规模的无人机机群。但彼得雷乌斯卸任后,中情局的角色再度面临变数。

中情局 桃色 FBI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