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外警嘹望>详细内容

外警嘹望

宝马骑警:滴血的故事见得太多

来源:河南商报 作者:刘开银 发布时间:2010-07-02 09:56:06 浏览次数: 【字体:

 

宝马骑警:滴血的故事见得太多(组图)

  南非宝马骑警准备带记者去寻枪商报特派南非记者刘开银/摄

宝马骑警:滴血的故事见得太多(组图)

  记者过足枪瘾

  砰、砰,枪声大作,瞬间子弹壳散落一地,天上武装直升飞机盘旋,地面数十辆警车警灯闪烁——稍后,一切又陷入沉寂,只有地上还没有完全凝固的鲜血和冰冷的尸体在提醒,这是真实版的“警匪故事”。

  年逾花甲的老约翰,是约翰内斯堡屈指可数的白人犹太籍骑警,对于这种场面,他已经习以为常:“枪战,死人,别离,我职业生涯中不知经历了多少次。”也许习惯了这种“刀口舔血”的刺激,如今老约翰还在超期服役,在一个暖阳高照的下午,他专程带商报记者到一个关系“最铁”的枪店,现身说法讲述“约堡枪战”。

  关键词

  枪店

  这里的枪我都会玩

  艳阳高照,微风习习,白云成团高挂在蓝天上,约堡的这个冬日下午让人倍感舒适。比约定时间提早5分钟,老约翰骑了一辆特酷的宝马摩托车来到约会地点。按照约定,他将带记者去一家枪店,一边熟悉武器情况一边讲述他的真实经历。

  在排气量1250CC宝马摩托的领路下,老约翰只用了不到10分钟便将记者带到了这家位于公路边的枪店。由于是熟人带路,戒备森严的枪店这次十分大度,很随意打开了两道厚重的铁门。走进去,第一眼的感觉:这是一家武器杂货店!

  左轮枪、手枪都摆放在柜台内,散弹枪和猎枪高高地挂在墙上,最酷的AK47和各式冲锋枪则专门藏在一个柜子内,不是“铁哥们”看都不让看。

  “这个枪我十年前用过,子弹多,连击快,唯一不足的是后坐力比较大,准确度不是很高。”指着柜台内一把手枪,老约翰随意介绍道。每一天,老约翰都是枪不离身,这一天他也不例外,上下摩托车时都能隐约看到枪套,可无论记者怎么启发,他都会岔开话头,随行的华人悄声解释:“一名真正的警察永远不会让你碰他的枪,因为那是保命的东西。”

  “10000兰特一把,这种枪几乎全约堡的警察局都配备了,但一般执勤不会带,遇到突发事件时才会派上用场。”看到记者对AK贝塔十分感兴趣,老约翰当起了“讲解员”。他接着介绍:“由于南非对枪支管理不是很严格,对于持有本地护照的人来讲买枪十分容易,这几天的歹徒装备也越来越好,一旦遇到突发事件,警察仅仅凭借随身携带的手枪根本无法应付,所以几乎每个警察局都配备了重武器,除了冲锋枪,还有威力巨大的散弹枪。”

  在一边的柜台内,一位店员在为散乱在柜台上的一大堆手枪进行维修,老约翰走过去随意拿起一把,摆置几下便能找到“病症”所在,然后当起老师指挥店员维修,看到记者诧异的神情,他开玩笑道:“这里的老板和我有几十年的交情,大多数枪的来历和性能我都清楚,如果有天我完全退役,可以到这里打工了。”

  关键词

  枪战

  很多记忆留在枪声中

  根据官方数字统计,在南非,平均每天有50人死于枪击,这其中绝大部分是劫匪和警察。在华人街西门町,负责当地安保的社区委员会赵理事透露:“几年前,一位临退休的中国驻南非大使在招待宴会上对约堡负责治安的警察总监说,这辈子最遗憾的事情是,每年在南非都有十多位中国人死于治安案件,被不法歹徒杀害。没想到,那位警察总监回击道,你算幸福了,我每年每个区(约堡分四个区)殉职的警察都有几十人。”

  在南非,普通市民对于街头枪战已经习以为常,在这边生活的华人学会的第一件事不是怎么挣钱工作,而是如何“顺从歹徒”,不要因为无谓的反抗遭遇意外。从事警察工作几十年,老约翰经历的大小枪战数不胜数,印象最深的那一次发生在桑顿区:“是六七年前,我和一个同伴正在街头巡逻,听到电台呼喊,说商业区的一个大型超市遭遇歹徒持枪抢劫,要求附近的警察支援。等我们赶到时,歹徒已经被逼到一个死胡同中,可他们有重武器,不肯投降。记得那次枪战打了将近一个小时,警方出动了200多人,最后全部劫匪被击毙,我们也损失了两个同事。据打扫现场的人员介绍,仅仅子弹壳就扫了一大袋子。”

  在南非,警察是超高风险职业,待遇和福利都非常好,可好多家境良好的年轻人还是不愿意来,因为确实是“提着脑袋工作”。这么多年,老约翰不止一次见到后辈打完招呼去执行公务,然后成为永别:“蒂斯、马修、小马尼——太多了,有些名字都忘了,他们那么年轻,那么有冲劲儿,可有时一会的工夫,同事告诉我,谁谁不在了,办公室的东西还在那里。”

  关键词

  枪案

  提醒华人一定要“理智”

  世界杯期间,约翰内斯堡近期发生了两起比较轰动的刑事案件:一起是8名歹徒持枪抢劫,最后经激战与四名警察一起毙命;还有一起就是59岁的福建人林雪云在酒吧遭遇歹徒枪杀。对于这两起案件,老约翰认为:“持枪歹徒比较凶悍,一定要注意自身的生命安全,在劫财的时候尽量顺从。”
 其实,老约翰自身也算半个华人。在十多年前,他娶了一位大连姑娘,现在他的小女儿已经8岁了,长得十分可爱,只可惜中文说得还不够流利。在西门町,老约翰有一栋楼专门租给华人做生意用。由于来南非创业的华人越来越多,老约翰挣的钱也越来越多,对于华人,他十分有感情:“中国人勤劳,节俭,十分适合在南非创业。我认识好多可爱可敬的中国人,他们对南非的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过,由于各种原因,中国人的理财习惯不太好,愿意将贵重物品放在家中,这也是部分歹徒喜欢打劫的一个原因。”

  作为一名警察,老约翰以经验告诫华人:“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切记要理智,大部分歹徒只是为了劫财,这时候不要激怒他,选择破财消灾更为恰当。在平时,不要露富,也不要孤身到不安全的地区,平时外出尽量选择自己开车,最好结伴而行。”

宝马 骑警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