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外警嘹望>详细内容

外警嘹望

成都人讲述莫斯科惊魂

来源:成都晚报 作者:傅可 记录 发布时间:2010-03-30 16:19:14 浏览次数: 【字体:

 

    得知莫斯科地铁遭遇连环爆炸的消息,本报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在莫斯科经商的成都人郭红。郭红称,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在几个批发市场卖货,所以每天早上几乎5点都已经出门,大多数人都租住在市场附近的房子里,而且为了安全和方便,都是打车或者自己开车去市场。坐地铁的中国人不多,而且中国人很多不懂俄语,不敢坐地铁。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29日说,截至目前没有中国人在莫斯科地铁爆炸事件中伤亡的消息。

  成都商人郭红29日讲述

  差点乘坐那趟出事地铁

  我联系了好多人,他们都不知道早上发生爆炸的事情。但是都很担心还会不会在其他的地点和时间再次发生。据说今天警察已经加紧了对外国人的盘查。但是以前也是发生过好几次爆炸,过一段时间就慢慢淡忘这种恐惧。

  成都人在这边比较少,主要是金花那边开皮鞋厂的。昨天本来是打算开车去大使馆办事,就是考虑到早上容易堵车,还不如坐地铁快,幸好身体不舒服,要不然坐地铁换线到红线——就是两次爆炸发生的那一条线。而且在地铁里一旦人群拥挤,大家惶惶不安要冲出地面,那种情形还是很吓人的。几年前发生地铁爆炸案,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听到地铁工作人员在喇叭里大声通知什么事情——比如这节车不在本站停靠等等,我就联想到可能要出事,而且一经过那个地铁站,就下意识闭上眼睛,还要祈祷。还是害怕的。

  人肉炸弹是怎么混进地铁?

  莫斯科地铁站每站都有警察,平时也检查一些行迹可疑或者醉鬼等。外国人也经常成为警察检查护照和勒索的对象。几乎所有外国人都认为莫斯科警察是不友好的。曾经有一份调查,绝大部分外国游客认为莫斯科这个城市他们都不想第二次来旅游。还是比较排外的。

  今天卢布对美元和欧元的汇率因为爆炸又贬值了,昨天一美元可换29.52卢布,今天是29.63(俄中央银行汇率)。我在电视上看了记者采访市民,对于必须要依靠地铁这种交通工具的人来说真是无可奈何,这几年发生了那么多次恐怖袭击,俄罗斯安全部门也不知道是干啥去了!居然能让人肉炸弹混进地铁。反正我一般看到旁边有长得像车臣人那种感觉的人,就换到离他们远点的地方。

  莫斯科人平时比较警惕

  昨天,地铁到站,我正好站在一个门前,看到里面有几个大汉,其中一个光着膀子,我马上就换到另外一节车厢了。过了一站上来个小伙子,文质彬彬的,他通过车厢里的对讲器跟司机不晓得说了些啥事情,后来停站时才听见他跟司机讲的是前面第二节车厢有几个人不正常,结果来了几个警察和地铁管理员,把那几个人拉出来,有一个人是清醒的,跟警察道歉,另一个还在醉醺醺的闹事。这说明莫斯科人还是比较敏感和警惕的。可惜恐怖分子没有被提前揪出来,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无辜生命遇难。

  早上有个朋友是听他的俄罗斯客户说到地铁爆炸,他马上跟我联系,结果我忘了开机,他后来开玩笑说,我一直找不到你,以为是不是要去地铁吊唁你了!因为是连环爆炸,担心是不是还发生,弄得今天不敢出门了。

  影响

  俄网民忧虑爆炸影响未来生活

  据俄新社报道,共青团大街沿路上数百名民众试图撤离市中心,人们已经放弃地铁,步行从“文化公园”附近的环路走向高尔基公园。此次爆炸事件在俄罗斯网民中引起强烈反应,网上新闻报道后均有大量跟帖,很多人对爆炸给未来生活带来负面影响表示担忧。也有人在俄罗斯的网站上留言,威胁将在地铁中引爆新的炸弹。

  俄罗斯著名导演德米特里·毕疏林在自己的博客发表名为《满腔激情的一周开始了》文章说,“一场莫名其妙的战斗在继续,……我开始感到恐惧,但无需害怕。”也有其他博主写道,在莫斯科市中心完全没有手机信号,猜测是有关部门防止新的爆炸产生。

  前俄罗斯联邦总统首席经济顾问安德烈·伊拉里奥诺夫对爆炸表示“非常担心”,已经“预先提醒身边的人可能还会发生类似事件,尤其是留意现代化改装产品和新型产品”。叶卡捷琳堡的政治评论员列奥尼特暗示,新恐怖分子将对俄罗斯权力机关来一次大“检查”,政府可以“顿地跺脚,唾沫飞溅,采取禁止措施,高额悬赏,但这次要落实行动,而非纸上谈兵了。”

  分析

  恐怖袭击向俄腹地推进

  俄罗斯研究专家分析恐怖袭击的原因和俄反恐形势

  当地时间29日上午7点56分左右,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连续两起地铁爆炸事件,截至发稿时,已造成38人死亡,63人受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冯玉军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此次事件由车臣分裂分子策动的可能性非常大。他进一步分析了恐怖袭击的原因和俄罗斯所面临的安全形势。

  车臣问题困扰俄罗斯

  冯玉军表示,车臣问题一直困扰着俄罗斯。经过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两次车臣战争,无论俄罗斯本身还是车臣,都受到损害。尤其是后者,经济和民众生活受到极大影响。这一现实加上本就复杂的民族感情,使得北高加索的安全状况一直没有根本好转。

  比如,在这次袭击中的女人弹,很可能就是著名的“黑寡妇”。她们往往是亲人在车臣战争中丧生,生活不安定,受到武装组织的宣传蛊惑后,走上自杀袭击的道路。冯玉军指出,现在,恐怖袭击有向俄罗斯腹地推进的趋势。车臣武装组织头目已多次表示,要把袭击行动向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推进。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俄罗斯就发生了多次地铁爆炸和人质事件。去年,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列车遭遇爆炸袭击,就是这一趋势的例证。

  恐怖袭击“不会是最后一次”

  这次连环爆事件显示俄罗斯面临巨大的国内安全挑战。冯玉军指出,车臣武装组织已经表示,要将核电站、水电站等作为重要袭击目标。一旦实现,后果不堪设想。

  采访中记者得知,俄罗斯已经针对地铁等重要设施加强了安全工作。以莫斯科地铁为例,安装了紧急报警系统、生化武器探测系统、摄像头等设备,但由于莫斯科地铁客流量太大,因此不可能实现百分之百的安全。他认为,这次地铁袭击“不会是最后一次”。

  其实,从去年以来,俄罗斯在车臣等地区加强了经济建设力度,成立了新的北高加索联邦区,希望以经济建设消除恐怖行动根源。但是,冯玉军表示,这样的政策不可能短时间见效。而且,防卫工作再好,恐怖袭击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何时、何地发生很难确定,因此,俄罗斯未来的安全挑战依然巨大。

  俄罗斯反恐经验丰富

  虽然不断遭遇恐怖袭击,但冯玉军指出,俄罗斯的反恐经验非常丰富,有很多好的做法。比如成立国家和各联邦反恐委员会,统一协调;安全局、内务部的人力物力也大大加强,反恐人员培训也非常有经验。

  冯玉军表示,俄罗斯在反恐方面和各主要国家的基本利益一致。比如向美国提供阿富汗驻军物资通道,和北约进行反恐交流演习,与中国进行反恐演习等。他认为,恐怖主义是全人类的“毒瘤”,在这方面,世界各国都站在同一战线上。

莫斯科地铁爆炸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