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使馆静悄悄
各国的使馆区根据国际有关规定,都是重点保护区,在人们的印象中,大都岗哨林立,警察保安警车随处可见,昼夜都有人值班。可是,澳大利亚使馆区却是远离城市的一片专用区,这里环境优美,静悄悄的没有那种壁垒森严之感。
只有一辆警车的使馆区
澳大利亚外国使馆区地处首都堪培拉中心西北部的亚勒兰拉区(Yarralumla)。去别的国家旅游,导游很少有安排去使馆区的,有些国家使馆区也根本不让去,而澳大利亚外国使馆区却是随意进随意出。
旅游车离开繁华的市内,进入使馆区后有一种别有天地之感,因为这里是专用各国使馆区,无别的单位。街上静悄悄,没有行人,偶尔有一两辆使馆的专用车出去办事。原来这里是不毛之地,开发后做了使馆区的。但见街道两旁是一座座具有不同国家风格情调的建筑,错落有致地排列着,让人感觉犹如步入万国建筑博览会。更有趣的是,有些国家使馆还仅仅是一块牌子立在那,没有建筑物,只有荒草,看来凡是与澳大利亚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当地都划了一块地皮,等着你来建使馆或领事馆或办事机构,据说那些没建馆的小国使馆人员,还在外租房子办公呢。
整个使馆区,只见有一辆警车在值班,各使馆门前也没有保安。据导游讲,在2001年“9·11”事件前,使馆区所有国家驻在这里的大使馆都没有院墙。因为澳大利亚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都没有院墙,有的只是象征性的有半米高的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做的护栏,这个国家的单位和个人住宅都属于“透明”院落。自从“9·11”事件发生后,恐怖分子多次围攻美国驻澳使馆,从那时开始,各国使馆才开始建了院墙。
精巧别致的中国驻澳使馆
中国驻澳使馆也不例外,有一米多高的钢筋护栏,平时大门紧闭。虽然大门前没有警察、保安在站岗,但肯定会有摄像头。
中国大使馆占地2162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000平方米。使馆主要建筑包括主楼,大使官邸、馆员住宅楼及车库,院内还建有游泳池、网球场及花房等设施。整个馆舍为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仿古建筑,飞檐琉瓦,金碧辉煌。主楼门前两侧各雄踞一座汉白玉石狮,楼内大厅和多功能厅装饰典雅、古色古香。主楼与大使官邸之间是一中国江南韵味的园林:一湾湖水倒映假山垂柳,小桥曲回连着亭台水榭,长廊内雕梁画栋,卵石小路曲径通幽。在主楼天井和大使官邸内还各有一个具有传统风格,精巧别致的中国庭院。
中国驻澳大使馆是1988年11月18日当年李鹏总理亲临为使馆奠基,到1990年7月全部工程竣工,历时一年零八个月。所用建筑材料部分来自中国各地。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不仅充分向澳大利亚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艺术,同时也为堪培拉市增加了一处独特的旅游胜景。来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门前拍照的不仅仅是中国游客,也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游客,他们对中国特色的建筑无不觉得稀奇。导游指着使馆外一直角处的草坪说:“本来这里的草是不怕踩的,但是来的人太多,大家又习惯于抄近路,所以草坪硬生生被踩出一条路。”
大洋洲的花园城市
澳大利亚很多政府部门都是对人们开放的,包括政府大厦。在“9·11”事件发生前,美国使馆也是对外开放的,这座典型的美国西部建筑也吸引了很多游客的眼球。但自“9·11”事件之后,美国就封闭了使馆,并筑了外围的护栏,里外均加强了防护。美国使馆占据了使馆区里的最高点,占地面积也最大,使用的是世界上一流电子监控器。据说不论是白天黑夜,不论是使馆的哪个角落,只要有别有用心者来访,电子监控器会自动报警,一有情况,当地保护使馆的警察立即就到。
与美国使馆相比,英国使馆又有不同。澳大利亚是英国联邦国家,所以英国的使馆不叫使馆,而叫“英国最高委员会”,与中国使馆仅一条小路之隔。英国的这个建筑很平常,好像与世无争似的,一点也不张扬。日本的使馆内到处是樱花树的身影;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使馆建筑就像一顶彩色的船帽形状,屋顶的两端往上翘,很新颖。
据说,整个使馆区有多达80家外国政府的大使馆、领事馆和一些国际组织的办事机构。这些外国的大使馆主要包括那些同澳大利亚政府或最高联邦建立有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它们所行使的职能有:国际间的贸易,信息文化交流,国防与移民等事物。它们同时也负责签发澳大利亚人前往该国或该地区的签证等事宜。
堪培拉的第一家外事机构是英国于1936年设立的,随后,加拿大和美国也分别于1937年和1939年在堪培拉建立了自己的驻澳最高外事机构。
美国是在堪培拉第一个正式建立使馆的国家,同时也是第一个把通过建造不同建筑风格的领馆代表不同国家的这一概念引进到使馆区的国家。紧跟这一潮流的国家,诸如,印度,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埃及,巴布新几内亚等。同时澳大利亚政府也鼓励所有的邦交国家尽量去尝试建造不同风格,同时又能代表他们自己国家特色的领馆。这样,来访者或旅游人士可以通过每个国家不同的建筑风格来识别他们。
澳大利亚虽然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但对建筑样式却是很讲究,这个国家的大型建筑,如国会大厦、格里芬人工湖、悉尼歌剧院、悉尼海港大桥等都是在世界范围内的设计比赛,优中选优,最后由政府专家定夺。
堪培拉是个年轻的城市,总人口才30多万人,不足我国一个县的人口多,而且多数居民都是国家公务员或其家属,以及外交使节。堪培拉整个城市极具现代化,井然有序的建筑,宽广的马路,整洁的街道,高大多枝的树木,遍地奇花异草,让这个本来不适于建城的地方,成为“大洋洲的花园城市”。堪培拉之行,使人感到,这里什么都不缺,就缺人,因为宽广的街道上很少能见到行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