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韩国的警察与交通
夜走汪洋
不知为什么,连海图上都找不到的小港,却起名叫汪洋。
汪洋港是韩国一个钢铁厂的专用码头,仅有五个泊位。船进港时,船长也是提着胆子,在山与山之间的水上缓缓地穿行。站在驾驶台一望,人烟稀少,一片荒凉,仅在视线尽头的山角下有缕缕白烟向山头徐徐跋涉,视线里山与水构成独特的风景。
五月末的一天晚饭后,我们一行五人出了军警森严的大门,像五个孩童享受土地的气息,享受这花花草草的芳香。踏着马路两旁的盐碱地备感地气的清馨。玩了一阵子,初夏的太阳没有下沉的迹象。大家商量,不如到山角下的小镇一游,权当漫步吧。
一条笔直的水泥大道,不时飞驰过拉钢材的大卡车。于是我们又以军人的步伐向远方行进。笔直的尽头,路随山势蜿蜒挺进。我们正在犹豫是进是退,一辆面包车在我们身傍停下来,一个年轻的司机招呼我们上车,嘴里不住地说“China good”,看来他对中国很友好又很热情,我们相互交换一下眼神就飞快地上了车。
我们说要到小镇上看看,他说正要从那路过。面包车以80公里的时速一会儿在水边大道飞奔,一会儿缓缓地绕山行走,山水托出仙境般的感觉。驶进一个山洞,情绪一直子黑暗了。我说这样走下去,天一黑是要迷路的,请大家一定记住参考物。老齐也有同感,面包车驶出山洞,前方有一大桥横跨两山半腰。老齐幽默地说:“记住,这叫康平桥,回来以它为目标。”
汽车过桥后不知拐了几个弯,不知走了多少时间,才在一个小镇上停下来,司机告知我们,这是附近最大的一个镇子。
既然已经来了,大家说还是转转吧,只要找到“康平桥”,我们再想法搭车。山里的小镇只有两条街,仅几家开门的店铺,大多已打烊了,我们也提不起情绪,小镇的男女也不懂英语,我们只好用最快的速度步上回程的山路。
太阳已消失在山的背后,就连余晖也被渔船收走了。沉寂的山路不时飞驰着出租车,无论我们怎样招手,没一个肯停下来。水手老王急得满头大汗,因为他20点要赶回接班,该死的“康平桥”始终没被我们的步子量出来。老王仅有的半包烟被我们抽完了,为了给自己壮胆和缓和这种紧张的气氛,大家一致推荐老王为此时行动组长,勉强地挤出一点笑声,一个十字路口的招牌指出汪洋的字样,精神为之轻松一下,脚步却加快了许多。理想的“康平桥”上的灯光终于在转过一个山嘴的那边亮了,仿佛跨过桥去就有到家的感觉。
路越走越长,好在下坡,语言停止了,只有脚步的声音。又走了很长时间,路灯渐渐没有了,前方也不见码头的灯火。小马提出,这条路好像不对,大家都有同感。于是又转身往回走,这真是犯了路线错误。老王的组长也被免掉了,大家打趣地说:“老王,王明也,王明路线岂能不错。”
回身走到一个加油站,两位值班人员无论如何也听不懂英语,我们又是比划又是画,到最后就连我们也不明白他俩明白没明白,只指了指走过的路打发了我们。在一个路口小房里,有两位马路警察倒是很热情,尽管他们不懂英语,我们出示登陆证,他俩很快知道我们是迷路了,比划路很远,要为我们截车。说来也怪,此刻就是没有出租车,倒是拦住一辆面包车,可人家都不去码头。之后警察无可奈何地摇摇头,我们只好道声谢,又向“康平桥”走去。
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正考虑如何走法,迎面走来两个工人模样的人,为不失时机,我们迎上去,又是一番原始的问话,两个人很热情,示意我们跟着走。躲过红灯,径直把我们领到路口的警察值班室,然后走了。我们真是哭笑不得,尽管这样,我们也很感谢他们。当警察明白我们的意思时,给我们画了一张草图。无非是向前走过马路向左拐,画了个“十”字,从“十”字的右侧向前走。我们理解十字可能是家医院。
路的尽头是白茫茫的水,五月末正是农历二十几,没有月亮,只有水对岸盘山道上不时跑动的车灯,除此之外都是黑暗的世界。当壮着胆子又往回走到山的拐弯处,发现路又向左拐了。前方又出现一座桥。这再不是“康平桥”了。大家一致认为不能朝前走了。五个人稍稍停顿一下,方便方便又往回走,这次目的很明确,找那个警察。
也该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在此时,一辆载重大卡车停在一个工厂门口,我们走上前去,司机探出头来问我们是否菲律宾人,我们告知是中国海员,找不到码头了,司机热情地让我们上了汽车,我们差点没流下感激的泪水。
汽车一直送我们到港口,我们请司机下来坐坐,他谢绝了。此时海关大钟正指示零点整。可笑的汪洋,此时我们都笑不出来了。大山里走道,白天望山跑死马,夜晚真如汪洋大海,没有舵手是要迷航的。
遇事找交警
进一步感受到韩国交警的指引力量,是一次随船到仁川港。因为船满载7万吨玉米在锚地进行熏舱,全体船员有幸到陆地住旅馆。
上岸后,一看时间还早,两位初上船的水手认为我是老海员,便迫切地拉我去散步。我们择路而下,拐了几条街,不是居民区就是中央大道,川流不息的车辆闪着耀眼的白光,但并非商业区,总觉得扫兴。
在过一座立交桥时,迎面走过来两位着装整齐的交警。同行的水手灵机一动,主动上前打招呼,询问市区最繁华的夜市。警察查看了我们的证件,询问住在何处,我们一一做了回答。也不知高个子警察向小个子警察说了什么,小个子警察下桥而去,高个子警察示意我们跟着他走。我们边走边谈。他说,迷了路别着急,包括丢失海员证、金钱,或者生病等,都可以找警察,巡警车招手即停,尽可能提供必要的帮助。然后他又掏出名片,告诉我们有事可随时随地打电话找警察,警察署昼夜有人值班。
就这样边走边说,拐过一条街,我们惊讶地发现原来他已护送我们到了下榻的旅馆门前。我们不禁哑然失笑,既然“生米已煮成熟饭”,我热情地邀请他进旅馆小坐,他谢绝了。
在韩国,迷路找警察既安全又可靠,已成为海员上陆的经验。
有一年我们到韩国南部一个叫汪洋的钢铁码头装货,晚饭后我们一行五人被一位热情的司机开车送到离码头很远的小镇,回来因记不清道路而误入大山中的盘山小路。也许是山民从未见过外国人,半夜三更见了我们不是赶紧回避就是关门落锁。在一个十字路口,我们找到两位值班的交警。他俩知道我们的用意,用指挥棒拦下数十辆出租车,但都因为不顺路而拒绝送我们。我们谢过警察,只好按他俩所指的方向走。大山里走路,记不清参照物,越走越不知目标在何方。在一居民区,又找到一名交警,他拦住一辆卡车,叫司机免费送我们。当回到港口时,海关大钟已指在23时30分的位置上。假如没有交警拦车送我们,一是可能走错了方向越走越远,二是大山里不时有野兽嚎叫,后果真是难以想像。
山多路好无交警
韩国的山很多,但道路却修建得很好,平坦、通达,很少见到坑坑洼洼的路面,这为韩国的交通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交通管理的科学化也确保了其交通的安全性。
我曾到过韩国十多个港口城市,不敢说对人家的交通十分了解,但总是有一点体会。出门在外,首先是得兑换当地钱币,不过万一手中没有韩币,那也不用发愁,每个汽车站点旁的小卖点都能为你服务。我们有些新上船的水手,不了解这一点,上车投进一美元硬币,那就吃亏了。因为一美元可兑换1455韩元,上车投币只要500韩元就够了。
韩国各个城市的公共汽车线路都挺多,而且间隔短,内行人说,在韩国乘巴士不比打出租慢。公共汽车什么时候实行的无人售票,我没问过,反正所到城市,几乎都是无人售票,车上只有司机一人。即便是上班高峰期也没有必要去挤,因为两车前后不过几分钟。并且韩国的公共汽车都有专用车道,并有明文规定,上下班高峰期间,其他车辆更不得挤占公共汽车专用车道。车况从里到外都很新,大部分车都有空调设备。前门上,后门下。与我们国家所不同的是,在车窗和门的边上,都有一个小按钮装置,只要轻轻一按,里边红灯就闪亮一下,并有铃声。原来这是专为乘客准备的,只要有人要在前边一站下车,你轻轻一按,司机就知道有人要下车了。如果没人去按,表明该站无人下车,那么这个门是不开启的,因为是空调车。
在韩国不论是乘车观察还是步行体验,都看不到有人闯红灯和乱穿马路。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又指示分明,所以,除了少数繁华的路口,韩国是没有警察指挥的,因为那样就显得多余了。驾车的司机只要看到前方亮起红灯,无论有无人过马路,也得规规矩矩停下来等候绿灯亮起后才能行驶。遇到太小的路口,没有红绿灯,也是车让人先过。给人的体会是:在韩国无论是乘车或是步行逛街,都有一种安全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