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外警嘹望>详细内容

外警嘹望

美国梦幻灭引爆惨剧 复活节频发枪击命案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鞠辉 发布时间:2009-04-14 14:53:21 浏览次数: 【字体:

 

    4月5日,一位女士在美国纽约州宾厄姆顿美国公民协会前献花,悼念枪击事件遇难者。宾厄姆顿市政府当日公布了在3日枪击事件中遇难人员的名单,当地居民纷纷来到宾厄姆顿美国公民协会前敬献鲜花,悼念遇难者。新华社记者申宏摄

背景资料:近期美国发生的枪击事件

    4月的第二个周末,美国人迎来一年一度庆祝耶稣复活和春天来临的复活节假期。但本该平静祥和的节日气氛却被刺耳的枪声一次次打破。今年以来,连续不断的枪击命案使本已饱受金融危机重创的美国社会雪上加霜。一些专家认定,枪击事件频发与经济衰退密切相关。

    节庆期间枪声四起

    复活节是基督徒庆祝耶稣死而复生的欢乐节日。但今年的复活节期间,却有多名美国人惨遭枪杀。喜庆节日被蒙上一层沉重的悲剧色彩。

    4月11日,美国洛杉矶地区连续发生3起枪击案,至少造成3死4伤。

    其中最严重的一起枪击案发生在洛杉矶以东华人聚集的柔似蜜市。据当地媒体报道,两名持枪男子11日凌晨闯进该市一家汽车旅馆,向正在举行节日派对的人群扫射,当场打死两人,打伤3人,枪手逃之夭夭。洛杉矶县警方公布的资料显示,两名死者均为拉美裔,其中1人年仅15岁。

    当天清晨和上午,在贝弗利山庄和洛杉矶市内又先后发生两起枪击案,1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警方确认1名18岁男子为犯罪嫌疑人。

    同一天,两名男子闯入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特里镇的一栋公寓,开枪打死两名儿童和1名妇女,另有1名女童受重伤。

    此前一天的4月10日,密歇根州迪尔伯恩市的亨利·福特社区大学发生一起校园枪击案,造成两人死亡。警方发言人称,一名28岁的男子持枪闯入该校艺术学院楼的教室,将一名20岁的女生杀害,然后开枪自杀,作案动机不详。

    经济每况愈下是重要诱因

    复活节系列枪击案,绝非偶然,而是美国近期一连串枪击事件的持续发酵和继续。

    今年年初以来,全美各地枪击案层出不穷,而且愈演愈烈,仅3月就至少发生8起重大凶杀案,夺走了57条人命。4月的第一周,更是在48小时内连续发生多起严重命案,其中包括造成14人死亡的纽约州宾厄姆顿移民服务中心屠杀案、骇人听闻的匹兹堡故意袭警案,以及惨绝人寰的华盛顿州格拉厄姆镇一名父亲亲手杀死5个孩子的家庭惨案。

    一些犯罪专家表示,每况愈下的经济形势,是造成这一波枪杀案的重要诱因。

    休斯敦东北大学著名犯罪学家杰克·莱文认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生这么多起凶杀案,造成如此之多的受害者,是极为罕见的。导致这些严重暴力案件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由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全面滑坡。

    莱文说,经济下滑、消费疲软、大量公司倒闭、失业率节节攀升,给很多美国人造成突如其来的生活和心理压力。而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更加重了整个社会的恐慌与焦虑感。 

  “美国梦已从美梦变成噩梦”

    犯罪心理学家詹姆斯·福克斯说,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正在苦苦挣扎。对一些人来说,美国梦已从美梦变成噩梦,所谓“人人享有成功机会”只不过是个黑色幽默。如今的经济大饼已缩小到只有一块苹果派那么大,有些人仅仅能分到一丁点可怜的饼干屑。他们感到绝望,同时内心充斥着愤怒与怨恨情绪。

    在分析了这些案情后,专家们认为,这些枪击案凶手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他们都曾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或者损失,如失业、破产、离婚、感情危机、受到嘲笑或失去子女的监护权等等,从而点燃了内心积蓄已久的愤怒和复仇欲望。

    莱文解释说,在经济情况不好的时候,个人愤怒情绪的爆发往往会演变成一场大灾难。

    据警方初步调查发现,导致4月3日纽约州血案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凶手越南裔移民黄灵发对失业、离婚以及因英语能力不佳遭人取笑而心生不满。

    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弗利格尼认为,枪击案凶犯大多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严重者甚至患有心理疾病。因此,降低和杜绝枪击事件的有效途径,应是调动个人、家庭、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力量,有效疏导人们的心理压力,避免过激情绪突然爆发。

美枪支管制问题引分歧 怎奈何这两亿多条私枪?

    4月10日,两名警察抵达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西郊亨利·福特社区大学艺术学院楼外。当日,底特律市西郊亨利·福特社区大学校园内发生枪击案,造成2人死亡。据当地媒体报道,一名28岁的男青年持枪闯入该大学艺术学院楼的教室,将一名20岁的女青年杀害,然后开枪自杀,其作案动机不详。新华社/美联

背景资料:近期美国发生的枪击事件

    一系列造成重大伤亡的枪击案连续爆发后,关于枪支管制的问题再度引发美国社会的强烈关注和激烈争论。长期以来,美国社会对于公民个人是否有权配枪一直存在严重分歧。

    通常来说,妇女、城市居民、非美国本土出生者、政治上倾向自由主义者、不拥有枪支者等人群相对更倾向于支持枪支管制。而男性、乡村居民、美国本土出生者、政治立场保守者、枪支拥有者则对管制枪支相对态度消极,不少人还采取激烈的反对态度。

    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区,如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出于对犯罪率上升的担忧,主张枪支管制的呼声就比较高涨。而在南部和中西部地区,人们热衷于打猎,也依赖枪支来防身,而且当地人思想比较保守,所以反对枪支管制的呼声相对很高。

    此外,各级执法机构普遍支持严格限制个人拥有和使用枪械。

    很多法律专家认为,美国政府允许民众拥有枪支,是造成暴力犯罪泛滥的重要因素。一些教育界人士也表示,正是因为民众有自由购买或携带枪支的权利,美国社会才会屡屡发生诸如青年学生持枪进校行凶、失业者或精神受刺激者携枪滥杀无辜的重大枪击案件。

    在很多人看来,实施枪支管制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事情并非看上去这么简单,其中包含着复杂的历史、法律以及情感因素。

    对于众多的枪支权利拥护者来说,拥有和携带枪支的权利和言论自由一样,已被视为最基本的个人权利之一。按照美国宪法第二条修正案的规定,公民享有为个人用途而拥有枪支的权利。

    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统计,目前美国私人拥有各类枪支多达2.5亿支。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500万支的速度迅猛增长。

    2008年6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针对个人是否有权拥有枪支曾作出历史性裁决,以5对4的票数推翻了首都华盛顿特区实行了32年的禁止拥有手枪的禁令,裁定公民有权因自卫或狩猎原因拥有手枪。这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有史以来第一次对这一争论已久的议题作出宣判。

    2008年11月,由于担心奥巴马就任总统后将实施更加严格的枪支管制措施,美国社会曾掀起一轮突击买枪的抢购风潮,有些枪支商店甚至出现罕见的断货现象。

    很多美国人因为最近频发的枪击案而呼吁政府禁枪,另一些民众却仍在争取随身带枪的权利。

    4月10日,来自多个城市的数千名枪支拥护者聚集在伊利诺伊州首府春田市,要求州政府和议会立法允许民众在不暴露枪支的情况下随身带枪,其中很多人希望司法单位不要实施枪支管制。

    在美国,目前只有伊利诺伊、威斯康辛等少数几个州禁止民众随身带枪。

    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马克图什内特认为,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威胁和众多亟待解决的内忧外患,新的武器管理措施并非奥巴马政府和民主党主导的国会优先考虑的议题。枪支管理方面的漏洞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填补,但国会不太可能再通过新的有关限制攻击型枪支的法案。

    看来,通过禁枪来控制枪击事件的发案率,短期内尚难以实现。

枪击案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