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应对恐怖袭击的策略 从细节上强化安全措施
上周,英国接连发生恐怖袭击事件,警方最后逮捕8名嫌疑人,几乎都是在英国国家医疗保障系统医院里工作的外国年轻医生。
英国新首相就职不久,格拉斯哥和伦敦就发生了恐怖袭击。很具国际政治头脑的恐怖分子,显然是在向新政府示威,胁迫英国新政府“快速纠正伊拉克战争的错误”。如果布朗因此与美国拉开距离,或者进一步撤军,对美国都是沉重的打击。
英美分手,美国在国际上将陷入空前的孤立状态,等于在政治上宣判了美国在伊战上的失败。
恐怖分子对英国人的伊战共识似乎是很了解的。伦敦地铁连环爆炸案发生后,越来越多的英国人认为是伊拉克战争把恐怖活动引到英伦三岛。民间的这种情绪与政界的“倒布”阵营整合后,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要求布莱尔下台的浪潮。
布莱尔现在下台了,但恐怖分子对英国新政府的进一步胁迫,会得到他们预期的结果吗?历史上,不管是拿破仑还是希特勒都没能征服英国,这些恐怖分子恐怕也难得逞。首相布朗说:“我们不会屈服,我们也不会被吓倒,我们不允许任何人破坏英国人的生活之道。”
英国人的生活之道是对邪恶势力的不妥协,是在“幸运地”躲过这场灾难后认真地防范下一场灾难的发生,并且从细节上强化安全措施。
英国媒体在反思导致被袭的原因,但更着眼于今后怎么办。他们呼吁进一步消除宗教和种族歧视,让穆斯林等少数族群感到多元文化的英国也是他们的家园,因为恐怖活动更深重的灾难是把相对平和的社会一步步推向极端的社会;他们在呼吁政府调整外交政策,但同时希望政府增加情报力量,提高情报准确度;他们给政府出谋划策,希望政府把地方警察体系和国家反恐力量结合起来,以便及时解决恐怖突发事件,减少国民伤亡的可能性;他们认识到“汽车炸弹”这种在英伦少见的恐怖行动来自于中东,与“基地”等恐怖组织不无关系,因此希望政府在民间加大反恐教育的力度,让大众知道恐怖发生的种种迹象,这次恐怖袭击之所以没造成重大伤亡,是因为有人举报;他们反对全国草木皆兵,但同时吁请政府完善具有长期意义的反恐法。
总之,英国人知道下一轮恐怖袭击的威慑力将更大,幸运不可能第二次光顾英格兰,“现在做好准备”才是符合常识的。
可以说,恐怖分子企图通过袭击来让英国尽快与美国“拜拜”,有点儿打错了算盘,但并不是说没有给英国人带来内心的某些恐惧。从被捕的嫌疑犯身份看,英国的确需要认真检讨对外政策。当医生和大学生这样智力水准较高的人加入到恐怖分子行列,则意味着英国在少数族群政策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多元文化和多元社会仍有漏洞。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