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法官裁定华裔神探李昌钰可能藏匿关键证据
2007年5月23日,美国洛杉矶高等法院法官费德勒裁定,美国知名音乐制作人菲尔·斯派克特被控谋杀女星兰娜·克拉克森一案中辩方所请华裔鉴证专家李昌钰可能藏匿或销毁犯罪现场的关键证据。消息传出,便在美国司法界和华人世界引起震荡,斯派克特案到底会否成为李昌钰职业生涯中令人扼腕叹息的“滑铁卢”?
旧案新闻争议瞩目
2003年2月3日凌晨,40岁的兰娜·克拉克森随著名音乐制作人斯派克特回其位于洛杉矶的寓所后,不到一小时就中枪身亡,并且由现场可知枪是直接置于死者口中的,其状甚惨。此案当时轰动了美国社会和西方流行音乐界,因为两位当事人都不是无名之辈。兰娜·克拉克森曾是演员,最为人所知的角色是在影片《野蛮女皇》(1985)中的演出,不过后来“星途”黯淡,沦为夜总会女侍。而斯派克特更是鼎鼎大名的音乐人,曾在17岁时就写出打入美国排行榜冠军宝座的歌曲,两获格莱美奖,为包括伟大的滚石、甲壳虫乐队等在内的许多著名歌星和乐队制作过专辑。他还创新了一种革命性的录音与制作手法,使制作人的功能与影响力受到乐界与大众的重视,对摇滚乐的发展影响深远。
根据控方指称,斯派克特涉嫌重大,案发当日他曾在多间餐厅喝酒,而且过去曾有持枪威胁女性的记录。最有力和直接的谋杀指控来自接载斯派克特与兰娜返回案发寓所的司机,他作证时表示,先听到一声枪响,然后看见持枪的斯派克特从屋内走出来说:“我想我杀了人。”但是斯派克特后来否认杀人,称死者是自杀。
斯派克特案延宕至今,确实也有很多疑点没有厘清。比如,斯派克特称死者是喝药喝酒后,神智不清自杀。根据辩方最近要求呈交庭上的兰娜生前日记,内容涉及了她对枪支的迷恋,对事业失败、金钱匮乏的沮丧,以及在毒品、酒精中苦苦挣扎和寻求慰藉。费德勒法官在阅读该日记后,目前已基本倾向将其作为相关证据采信,尽管检方认为这也许不过是兰娜参加写作训练的习作。此外,斯派克特自称个子矮小,只有1.66米,而兰娜身高1.81米,两人相差悬殊,他不可能持枪对着兰娜的口开枪。至于检方的关键证人——司机,辩方认为他是巴西人,母语为葡萄牙语,其英语程度不足以准确地指证,后来更称其有可能因为想要获准移民申请而与检方合作。
李昌钰与此案的关联,缘起他受邀担任辩方证人,曾到案发现场收集证据。于是,一件悬而未决的旧案,由于被告的名人效应一直备受瞩目,如今又因为李昌钰引发新的波澜,更具争议性了。
恶意毁谤还是职业污点?
事实上,有关斯派克特案现场证物遗失的说法当时就曾有人主张过。兰娜在枪击当天戴着灰白色丙烯酸材质的假指甲。尽管她的所有指甲后来都完好无缺,但其右手大拇指上的丙烯酸有一小片断裂。对此,检辩双方有截然不同的认知。辩方认为,这是自己造成的枪伤的典型迹象。而检方认为,这可推断是死者遭枪杀前曾试图推开枪反抗所致,因此,若能发现指甲残留物,显然可成为证明被告说谎的关键证物。但是,在随后的一年中,证物遗失说一度归于平静,因为斯派克特的辩护律师说服法官相信,辩方并没有对检方隐瞒任何证据。
这一事件近来再次引发人们关注是由于曾作为斯派克特第一位律师夏皮罗雇员的律师卡普兰及私人侦探斯坦利·怀特5月3日向审案法官宣称,他们当时看到李昌钰在案发现场找到了一小片东西,该物没有如法律所要求的那样呈交法庭,在其为辩方所准备的报告中也没有提及曾处理或收集过该物。卡普兰称李昌钰用镊子将一枚“扁平、边缘不均匀的小物体”放入一个小瓶子内,她不知道那是什么,也没关注李昌钰后来是怎么处理该物品的。目前,检方认为那很可能就是被害人的假指甲,上面留有子弹擦掠过的痕迹。另一证人,曾在州治安部门负责自杀案件的退休侦探斯坦利·怀特称,当李昌钰宣布现场发现时,他曾与之就该物究竟是什么发生过激烈争执。他说那看起来像是一片指甲,李昌钰回答说“你疯了”,而怀特则不甘示弱地回敬说“你需要眼镜”。怀特表示,指甲或手指碎片在案发现场很常见,因为当事人经常用手对殴打或枪击进行自卫。他声称自己几乎可以确认现场遗失的物证就是指甲碎片,如以1至10的区间范围来表示肯定的程度,他认为自信可达9.5。怀特还说,现场发现物呈银色,有条纹状,有可能是火药痕迹,其中一部分是红色的。他不知道这红色是指甲油、血迹或是其他什么东西。
在听到以上控述后,费德勒法官表示想直接听取李昌钰的陈述。而辩方律师告诉法官当时李昌钰正在中国旅行,在两周之内无法应讯。后来,李昌钰出庭作证时,对以上指控予以否认,表示卡普兰误将他用的棉花棒当成假指甲。在其完成于今年2月的报告卷宗里,李昌钰描述称他收集到地毯纤维以及两根“丝线样的物质”,但没有有关牙齿或指甲的物证。李昌钰对检方针对他藏匿或销毁证物的指控表示愤怒,认为令其声誉受到损害。
事实上,出庭作证的几个证人说法也不一致,互有矛盾之处。一个名为戴蒙德的人证明李昌钰从未处理过有关物证,是卡普兰从地毯上捡起来某件东西,由当时辩方另一专家迈克尔·贝登博士(MichaelBaden)进行检查的。而卡普兰则声称她从未接触物证,而且怀特不可能看到李昌钰处理任何东西,因为当时他受托在门外担任警卫职责,从未进入过案发现场的门厅。
至于当时在现场的辩方另一调查人比尔·佩瓦里克(BillPavelic),在卡普兰和怀特之前出庭作证时表示,从未见过李昌钰或其他任何人接触一小片白色物证。对于怀特的证词,佩瓦里克嘲弄挖苦说:“我认为怀特先生实际上是一名检方证人,是一个告密者。”
由于双方说辞迥异,费德勒法官5月23日再度传唤卡普兰,结果她再次作出相同指控。最终,在5月23日当天的庭审过程中,费德勒法官表示,对于案发现场这片神秘失踪的物质,通过几个星期内听取了好几位证人的证供陈述,在所有证人当中,他最后选择相信检方证人卡普兰。他认为,李昌钰是“世界知名的专家”,但“如果我必须在两人之间选择一人,我认为卡普兰女士比李博士更可信。”他强调,由于有关证物恐怕再难被找到,无法证明李昌钰作假,因此不会控告李昌钰“蔑视法庭”,或要求他交出证物。检方也不得引用这项裁定,做为被告有罪的证据,但是可以藉此质疑李昌钰的证词效力。不过,费德勒拒绝应控方要求告诉陪审团李昌钰不是一个可信的证人,他表示将允许陪审员们自己作出判断。费德勒法官还指出:“若相关说法最后证明属实,李博士的声誉将损失惨重。”
法院作出裁定之际,李昌钰正在意大利旅行,外界还无法获悉他对此的评论。雇用李昌钰为斯派克特案作证的辩方律师并不为法庭判决所动,在庭外一再保证他的诚信,称会邀请他作证。事实上,李昌钰被认为是辩方最重要的证人之一。辩方律师克里斯多弗·普劳德(ChristopherPlourd)表示:“李博士是一位非常可信的证人,他没有做任何令陪审团质疑其可信性的错误的事情。”普劳德还表示:“我们认为这一事件不过是检方的绝望之举,因为他们不喜欢科学证据所显示的事实,所以就对科学家进行打击。”
李昌钰的洛杉矶友人、华裔律师邓洪表示,李昌钰近日跟他联络时说,自己在此案中并没有做错任何事,但由于该案进入司法程序至今已更换了3个律师团,导致证据交接上出现问题。他相信李昌钰是清白的,一名专家证人的证词在法庭中被法官质疑可信度,也是正常的程序。邓洪进一步解释说:“李昌钰是一名刑事鉴识专家,他是以证人身份出庭,是受聘于辩方律师的,并受到美国律师保密条约的约束,不能主动提供相关数据给任何人。”换言之,他没有义务证明斯派克特有罪,甚至如果他主观上要证明被告有罪,则一定会被宣布为“恶意证人”而不能再担当辩方证人。所以他不能主动去证明或提供证明被告人有罪,即便他手里掌握着被告人的犯罪证据。总之,邓洪认为,这次事件是李昌钰“树大招风”所致,因为他名气太大了,不免遭到议论。
也曾参与斯派克特案审判的美国南加里福尼亚州大学法学教授简·罗森布拉(JeanRosenbluth)则认为,费德勒法官并没有“制裁”李昌钰,所作出的是一种她称之为“宽厚的严密的裁决”,但她表示这仍可能给其职业生涯打上污点,“这显而易见对其职业发展有害无益”。
传奇人生华人之光
李昌钰,1938年生于江苏如皋,6岁随父母迁居台湾,18岁考入台北中央警官学校,1959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1964年,时年27岁,只懂几个英语单词、身怀50美元的他赴美国留学。经历10年半工半读,先后获纽约大学生物化学及分子化学硕士、生化博士学位。李昌钰从不讳言大学教育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作用,对自己年轻时代的奋斗深以为豪,他曾经说:“人生就如搭乘火车,经过大学的训练,就等于取得进入火车月台的门票;当然最终上哪一班火车,往哪一个方向走,今后的发展,都需要自己作决定,但是如果没有大学的教育,你连上车的机会都没有。”毕业任教后,他仅用三年时间,就成为纽黑文大学终身教授。1979年,应聘担任康涅狄格州刑事鉴识科学化验室主任兼首席专家,并在主持实验室的十年间将其发展成为一流的、闻名世界的机构。1998年,李昌钰出任美国首位华裔州警政厅厅长,也是有色人种、亚裔、非白人中的第一人。
李昌钰被视为美国最杰出的刑侦专家,首开以科学证据将嫌犯定罪之先河,以善于发现蛛丝马迹、屡破奇案闻名。他参与调查8000多宗案件,几乎介入了近年来所有具国际影响力大案的调查,包括辛普森杀妻案、肯尼迪家族事件、美前总统克林顿性丑闻案、“9·11”恐袭等。由他侦办过的许多刑案,都成为国际法庭科学界与警界的教学范例,素有“当代福尔摩斯”和“现场重建之王”的美誉。
李昌钰最大的成就和贡献还在于提高了刑事鉴识科学在司法界的地位,使刑事鉴识科学从过去居于辅助警方办案的角色,跃升为主导调查办案的地位。他所获荣誉奖项无数,包括美国鉴识科学学会颁发的最高荣誉奖——刑事领域杰出服务奖、国际鉴识学会终身荣誉奖、美国法庭科学学会颁发的杰出成就奖、美国司法基金会的最高司法荣誉奖等。
2000年,李昌钰正式退休,现任康州警政刑事科学中心荣誉总监、警政厅荣誉厅长、纽黑文大学首席教授、国家现场鉴识培训中心主任、纽约警察总局刑事鉴识中心顾问等职。2007年3月1日,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大学“李昌钰刑法及刑事鉴识科学学院”正式揭幕,以表彰李昌钰的杰出成就,从而为美国华人史再添光辉一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