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委员会打击网络犯罪会议在斯特拉斯堡闭幕
欧洲委员会召开的为期两天的“打击网络犯罪”国际会议12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闭幕。与会官员和代表在会上呼吁加强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的合作,遏制网络犯罪。
欧洲委员会副秘书长莫德·德布尔在会议上指出,网络犯罪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威胁,只有加强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公共部门和私营机构之间的合作,才能有效遏制网络犯罪。
德布尔认为,欧洲委员会发起的《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是打击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犯罪的一种有效手段,这一公约是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的对付网络威胁的国际公约。
《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由欧洲委员会分别在2001年和2003年通过,并于2004年7月生效。到目前为止,已有20个欧洲国家和美国批准了这一公约。
美国微软公司网络安全部门总监蒂姆·克兰顿在接受会议主办方欧洲委员会的专访时说,为了应对网络犯罪的威胁,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应当携手合作。
克兰顿指出,智能化的网络犯罪给消费者和商家带来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给网络运行也带来新的威胁,但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不是一个行业单独能够解决的,需要科技和社会等各方面力量的配合。
来自世界各地的大约120名专家和政府代表等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网络犯罪的危险、防范网络犯罪的立法工作、公共部门和运营商之间的合作等议题。
新华网布鲁塞尔6月12日电(记者 刘秀荣)美国微软公司网络安全部门总监蒂姆·克兰顿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召开的打击网络犯罪会议上说,为了应对网络犯罪的威胁,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等应当携手合作。
克兰顿在接受会议主办方欧洲委员会的专访时说,智能化的网络犯罪给消费者和商家带来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给网络运行也带来新的威胁,但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不是一个行业单独能够解决的,需要科技和社会等各方面力量的配合。
克兰顿说,为有效地打击网络犯罪,微软除了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新技术外,与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意大利、英国、巴西、西班牙、智利、法国和保加利亚等国政府都保持密切合作。2006年7月至12月,平均每天有6.3万多台电脑被一种称为“bot”的病毒感染。对此,微软向全球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与各国政府和业界合作采取措施,多管齐下阻击这种病毒的蔓延。
克兰顿认为,微软同欧洲私营机构和公共部门的合作,超越了国家的范围,真正创造了全球性和综合性的伙伴关系。
欧洲委员会11日和12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召开国际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加强国际合作,打击网络犯罪”。欧洲委员会副秘书长莫德·德布尔在会议上也指出,只有加强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公共部门和私营机构之间的合作,才能有效遏制网络犯罪。
来自世界各地的大约120名专家和政府代表等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网络犯罪的危险、防范网络犯罪的立法工作、公共部门和运营商之间的合作等议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