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劳警醒我们关注警察的劳动生态
作为公安局副局长的江新建倒下了,倒在了一个最不该倒下的日期——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
观察江新建一生,可以看出他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什么感人肺腑的事迹,他所做出的只是一些在常人眼中看来是“分内”的事情,但是,他的死却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原因何在,在于他的“敬业”精神。他的“敬业”不仅表现在日常的工作中,就连五一劳动节这样的“黄金周”也是马不停蹄,夜以继日,四处奔波。按照常规,有关部门该给江新建记上几等功,生前不是党员的追认党员,然后再发出通知,将他定为烈士,号召系统内外的人员向他学习,并弘扬他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从这个角度看,江新建无疑是一位英雄——一位为人民默默奉献,直至献出自己生命的劳动模范(人民公仆)。
作为一位普通劳动者,江新建完全有理由在五一长假期间陪同家人旅游观光,休闲放松——这是法律赋予他的权利,但是为了保障更多劳动者的安全和幸福,他依然停留在岗位上继续工作。这是他的可贵之处,也是值得我们纪念和学习的地方。记得去年五一前夕,《工人日报》曾刊文《弘扬劳模精神倡导尊重劳动》,指出“劳模,因其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劳动而被社会所认可、为人们所推崇。弘扬劳模精神,其实质是宣传劳动光荣,倡导尊重劳动。劳动是光荣的,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社会价值的劳动都应当得到承认和尊重,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也是一个基本的要求。但是,道理人人都懂,要求个个都明,却未必都能自觉地付诸于行动与实践。”
江新建正是把人人都懂的道理,个个都明的要求,自觉地付诸于行动与实践,因此,他“超出常人的劳动”也“被社会所认可”。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另外一个事实,就是近年来民警猝死现象。根据国家公安部有关机构统计,2001年全国公安系统牺牲了458位民警,其中活活“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共有148人,占全年牺牲民警总数的33.4%。此后,每年民警牺牲的数量都在上升。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警察与人口的平均比率是万分之三十五,而我国是万分之十一;在城市,警力与城市人口的比例西方国家平均是1∶300而我国一些地方是1∶1250。曾经有一位民警偷着对记者发牢骚说:“我们一线警察平均每天工作11至15个小时,每年一个人的工作量超过3016个小时,平均3周才能休息一天。也就是说,一个警察一年干其他公务员两年半的工作。”
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王大伟教授曾指出:从世界范围看,中国人民警察编制比例最低、工资最低、工作量最大,但却创造了一个世界上发案率较低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但是,警力不足导致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民警少有休息,长年劳累,积劳成疾,是我国警察伤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不单单一个江新建,仅就近年来因群体猝死而闻名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现象,就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警诫——其根源就在于“超出常人的劳动”让我们在追求劳动,崇尚光荣的同时,淡忘了休息,忽视了权利,丢掉了健康。
因此,纪念江新建,我们更要关注警察的劳动生态,让悲剧不再重演,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