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警车开道”为“警车领道”如何
针对“警车开道应温柔些、规范些”的代表建议,重庆市交管部门出台整改措施:从今以后,警车开道不仅全部改用普通话,还必须“请”前“谢”后。如果市民发现有违规行为,可向市交警总队举报。(2月17日《重庆晚报》)
代表建议经媒体报道后,受到重庆市公安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广泛征求民警意见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迅速拿出了6条整改措施,成为该市半个世纪以来就警车开道出台首个全面、细致规定。整改措施规定,根据警车开道可能遇到的不同情况,今后仅能使用的三句开道语分别为:“请****(车牌、车型)靠右让行,后有车队通过,谢谢!”“请支队车辆注意有车队通过,注意让行,谢谢!”以及“请行人注意,有车队通过,请注意安全,谢谢!”
重庆市交管部门闻过即改,而且雷厉风行,是值得赞赏的。规范警车开道用语,“请”前“谢”后,比起“站倒!”“让开!”这些生硬语言文明了许多,让市民听起来顺耳,容易接受,愿意配合,有效拉近了警民距离和官民距离,是警察执勤中的一大进步,体现了民本理念,值得肯定和推广。
尽管如此,笔者仍有一个想法感到不吐不快,那就是将“警车开道”改为“警车领道”如何?
也许有人会不以为然:一字之差没有多大意义。但笔者却不这样认为。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它们所体现的理念和所要求的内涵完全不同。“警车领道”更符合官员的公仆身份,更契合以人为本、执政(法)为民的执政(法)理念,而且更能够削弱“警车开道”中的特权意识。
为官员开道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封建社会是“鸣锣开道”,在当时主要目的就是夸官,显示威风和展示特权,是官位和势力的象征。而当前的警车开道除了安全目的外,更多的是为了安全快速通行,避免在途中耽误更多时间,从而保障重要活动的进行。因此,它从本质上讲,不应该对群众吆五喝六、耀武扬威。而“开道”意味着在没有“道”的情况下,“开”出一条道来保证官员通行。这就必然要让挡在前方的行人和车辆让开道路,其中明显包含了特权和强制,容易引起群众的误解和反感。用语的温柔只能缓和这种情结而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这种误解和反感。
而“警车领道”则不同,“领”的含义在于引导和引领,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不熟悉路况的车辆走弯路和掉队。在“警车领道”过程中,警车更象一个运动的路标,而不是群众让路的“煞威棒”,它包含的是平等和亲民,少了一些特权,多了一些关怀,拉近了距离,消除了误会。
不可否认,“警车领道”比起“警车开道”来会增加路途时间,但完全可以用提前出发或者通过选择恰当的路线来解决。再者,通过交管部门的科学管理和计划,完全可以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近年来北京在保证“两会”代表车辆通行上就做得很好,既减少了扰民,又保证了车辆通行。事实上,即使是“警车领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群众都是通情达理的,是会自觉让行的,实际上也不会耽误太多的时间。
总之,在目前情况下,规范警车开道用语,是亲民之举,可以有效减少群众的误会和反感。但从建立亲民政府的角度讲,将“警车开道”改为“警车领道”更能体现这一基本要求。对此,笔者是期待的,想必广大群众也有同样的期待。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