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敛财“食物链”的“顶端”到底是什么
新华视点记者在安徽灵璧县深入采访,揭出了当地交警疯狂敛财的一条“食物链”———交警明目张胆“吃”司机,交警内部逐层“吃”,最后是原公安局长王建华肆无忌惮“吃”交警。如此一路“吃”下来的结果是什么呢?本地的两轮摩托车怕挨罚不敢上街,国道上的车辆宁可绕行也不敢从灵璧经过。当然,原公安局长王建华最终也把自己“吃”进了班房,等待着他的只能是党纪国法的严正裁决。
灵璧县交警系统存在着这样的“食物链”并不特别令人吃惊。人们早就发现,任何大面积的腐败都带有某种链形结构,都存在一个以权力大小分层分级的“系统”,无论中间的结构怎样花哨,最终都会吃到民脂民膏上去。那么,在这一案例中,真正让人吃惊的、具有警示性的事情是什么呢?
王建华是灵璧县“巨富”,这在当地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一个县公安局长能够通过什么途径变成巨富,答案也并不难想见。而且,我们知道,公安局长在行政体系中并不是什么高官,就算在灵璧县境内,也有很多领导和机构能够对王建华形成约束。但让人奇怪的是,王建华却能在周密的制度监控中从容作恶,在反腐倡廉的时代声浪中快速致富,还在怨声载道中成为公安系统炙手可热的人物。他不仅先后被评为“全省人民满意交警”、“全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还是宿州市首届“十大政法人物”,并四次当选为人大代表。是王建华边腐败边干事作出了政绩吗?未必如此。是他耍两面派的手段太过高明、以致蒙蔽了上级领导吗?当然也不是。从新闻报道的字里行间分析,从基层权力运作与监督的机制去推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么是灵璧县的权力监督体系完全失效,要么是在腐败“食物链”的顶端,还有比王建华位置更高的饕餮之徒。
对王建华疯狂敛财的行为,当地老百姓敢怒不敢言,灵璧县的交警也感到“无奈和痛苦”。无奈和不敢言的根本原因,是王建华“出手大、路子广”,用金钱编织起了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进而在灵璧县衍生出一个腐败的“亚生态”。虽然媒体没有透露王建华是如何东窗事发的,但几乎可以肯定,王建华不可能是被灵璧县有关机构揭发出来的,因为在王建华的经营之下,灵璧县的某些领导对民间呼声已经完全不“敏感”了,灵璧县的职能部门也已经丧失了监督这位“优秀青年卫士”的能力。腐败“食物链”的覆盖面如此之大、功能如此之强,这才是真正让人吃惊的事情。
王建华的落网让交警敛财的“食物链”暴露于天下,但是,纵容乃至保护这个“食物链”并从中受益的其他“饕餮者”还处于隐蔽状态。抓了一个王建华,或许可以暂时肃清灵璧县政法系统的乌烟瘴气,但是,如果不能摧毁那个滋生“食物链”的内在机制,如果不能把当地的腐败“亚生态”连根铲除,如果不健全灵璧县的各种监督和防范体系,很难说灵璧县就从此太平了,也很难说下一个王建华式的人物会在什么时候“应运而生”。
灵璧县交警系统滥用权力、横征暴敛的现象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把这笔账全算在王建华一个人头上,就会放过更深层、更本质的问题。政法机关应该深入研究灵璧县这个反面教材,从中吸取教训,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口号落到实处。
人民日报-华南新闻: “交警食物链”的本质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有一条外人难明真相、内部人人皆知的“食物链”———交警明目张胆“吃”司机、公安局原领导肆无忌惮“吃”交警、交警内部逐层“吃”。
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在自然界,一切生物为了维持生命都必须从外界摄取能量和营养,以这种能量和营养的获取而形成的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就是所谓的“食物链”,它是按照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形成的。
灵璧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的“食物链”,与自然界的食物链在表现形式上有明显的一致性。但这一“食物链”的形成,从动力机制上看,又不同于自然界的食物链,它是由外在强权挤压而成的。具体来讲,就是灵璧县原公安局长王建华滥用公权,明目张胆地组织查扣罚款,这些任务到了交警大队都成了硬指标,必须完成,否则就要自己贴钱或者下岗,逼得交警、交警大队非警员绞尽脑汁日夜不停拼命逮车、罚款。
不过,交警大队毕竟不是真空里的组织,它之所以能打造出一个有着独特食物链的“独立王国”,除了内部的强权压制外,还有另外两个重要原因。一是“食物链”中端“生物”的为虎作伥。无论是自觉自愿还是被迫无奈,交警和交警大队里的非警员在客观上充当了王建华大肆敛财的“打手”,他们养成了见车就拦、拦了就罚的习惯,甚至下作到趴到车下数钢板、用皮尺量车高的地步,可谓雁过拔毛,弄得怨声载道;二是“食物链”外部监管部门的失职、渎职。在灵璧,交警队的民愤极大,上级领导和监督机关却充耳不闻,原因是王建华不仅自己搂钱,也往外送钱,出手大、路子广,精心营造出一张利益勾连的关系网、保护网。
灵璧县交警大队的“食物链”,再一次证明了“失去监督的权力必将导致腐败”的道理,而腐败者的肆意妄为又必然在一定范围内导致人性的泯灭。它以“兽道”代替“人道”,将具有尊严的人当成了“果腹”、“吞噬”的对象,当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工具”和“生物”,让自然法则肆意横行于人的社会。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