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爱大米,商家傍警察?
近年来,类似报道不时出现在各地大
“商人重利”,从古至今,商家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亏本的买卖谁愿意去做?商家屡屡把“免费的午餐”送给警察,“体察警察辛苦”之说显得言不由衷。笔者分析,商家此举的真实意图主要有两个:
其一,“软广告”效应。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商家给警察送服务或商品时总能见到记者的身影。结果,不是广播里有声,报纸上有文,就是电视上有影儿,反正“不送白不送,送了不白送”,每次赠送活动都要通过新闻媒体“广而告之”,搞得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给广大人民群众留下印象深刻。既显示了商家的雄厚经济实力,又树立了良好的慈善形象,与赤裸裸的“硬广告”相比,此类“软广告”温情脉脉,更含蓄,宣传效果更好。美名传出,能给商家带来滚滚财源。
其二,“保护伞”作用。警察手握侦查、治安、交管、消防、特种行业管理、户藉管理等重要行政权力,商家做生意,免不了与警察打交道。平时多和警察走动走动,向他们送送温暖,公公关,拉近感情上的距离。将来遇到不法分子上门捣乱,打110求助,警察接处警起码会及时一些吧。再说,万一商家违法犯罪被警察查处,看在过去送东西、关系不错的份上,给予从轻或免予处理也说不准。“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里,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和警察交好,“红道”上有人保护,商家做起生意来腰杆自然硬一些。
一位伟人说过,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老鼠爱大米,是因为大米好吃又果腹;商家傍警察,里面同样大有文章。
把东西送给谁似乎是商家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然而,作为受赠方警察来说,对商家的馈赠不能不保持警惕。警察办公有国家财政拨款,警察本人属公务员“吃皇粮”,公私两面日子都过得去,无需商家“免费的午餐”。更重要的,收了人家的东西后,将来如何处理涉及商家的案件?就算你秉公执法,恐怕群众也会心存疑虑,警察的形象会大打折扣。过去,人民军队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如一人。警察是从人民军队里走出来的,也应当发扬部队光荣传统,不收商家的一分一厘。如此,才能确保公正执法和避嫌,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真正信任和爱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