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报警少了,就是好警察?
武汉市公安局副局长、洪山公安分局局长关太兵说:“真正考评公安机关的工作并不是看破案率高不高,而是看110报警是不是降了。老百姓不打110了,
“群众看公安,关键是破案。案子破不了,只能算笨蛋。”这种说法在坊间广为流传,代表着一般群众对公安工作的通俗理解与认识。有些基层公安机关为追求破案率,往往对老百姓的报案不立案:比如案子不大,但案情复杂,工作量大,可能就不予立案;或立案不实——等案子破了后再立案。结果在年终考评中,破案率都很高,实际上这是一个虚假的破案率。
单纯强调破案率,特别是含有水份的“破案率”,有悖实事求是的精神,固然不可取,但把110报警少了作为“好警察”的评判标准,同样有失偏颇。
110报警电话最早开通于建国初期的50年代,其主要功能是受理公民报案。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接受公民求助逐渐列入110报警台工作内容,并将巡警与110报警服务台相结合,提高了民警快速有效地打击犯罪的能力。一个地方110报警减少了,细分析,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社会稳定,治安及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安全生产和道路交通事故减少。社会治安形势好转后,110报警会随之减少。
二是110有警不出、迟延出警,漠视群众求助,或者处警不当,执法不规范,都会导致老百姓对其信任度下降,从而影响对110报警电话的使用率。
三是110接警人员登记不实,为减少发案数、提高破案率,而对小案子不予登记,从而不进入立案程序,形成110报警减少的假象。
四是经过宣传教育、打击处理等措施,无“警”110电话减少。近年来,不少城市的110备受搔扰,加上误报部分,有的地方110电话中无效警情竟占七成之多。搔扰电话中,有的是家长在家里打电话逗小孩玩,有的是中小学生在街头用IC卡随意拨打,少数人酒后恶作剧打110,还有个别电讯器材经销商用110测试手机讯号。此外,群众对110受警范围不了解,众多劳资纠纷、消费投诉等也拨打110。针对大量谎报、误报、搔扰电话,一些地方加大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及对恶意搔扰者的治安处罚,搔扰、误报无“警”电话减少后,110接警电话会跟着“瘦身”。
如果110报警减少是第一种原因,当然可喜可贺,它明白无误地表明公安机关尽到了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和服务经济建设的法定职责,公安民警是好样的。如果出现第二、三种情况,则是公安机关的“大不幸”,需要进行严厉整顿了。如果是第四种情况,说明110报警电话正逐步摆脱搔扰、误报的困境,在真正发挥服务人民群众的作用。
110报警少了,就是好警察?
生活是复杂多样的,不要让表象迷住了我们的双眼!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