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事论丛>详细内容

警事论丛

预防特大交通事故不能寄望于“重拳”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蔡方华 发布时间:2005-11-20 11:20:09 浏览次数: 【字体:
 山西沁源车祸夺去21条鲜活的生命之后,人们从各个方面展开了反思,尤其把火力集中在“公路跑操”问题上。很快,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纷纷行动起来,教育主管部门火速下令,禁止学生上马路跑操。不难想见,全国数千所学校的学生从此只能在狭窄的学校操场上“原地踏步”了。交通主管部门也第一时间向全国通报重大交通事故情况,并要求在全国开展百日安全竞赛活动,仅湖北一地就有万名交警因此不得休假。

  亡羊补牢,不失为明智之举,不过,在笔者看来,这些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公路交通安全的状况。为什么这么说呢?早在今年8月底,公安部、交通部和国家安监局就曾联合发出“重拳”,要求加强“五整顿”、“三加强”的交通管控,严防发生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查阅这一文件的详细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涉及道路交通安全的常见问题都有管控方案,特别还强调了要把警力布置在路面上,及时发现和纠正超载、超速和疲劳驾驶的问题,遗憾的是,11月14日发生在山西沁源的交通事故直接肇因就是司机疲劳驾驶打瞌睡,11月15日发生在贵州威宁的交通事故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巴车超载。

  中国的公路大概是世界上最危险的道路,每年死在路上的人数超过10万,占全球每年交通死亡人数的五分之一,居世界首位。公安部有关人士就这一问题曾有两个极为惊悚的修辞,一是说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可以坐满两个工人体育场,二是交通违法行为的后果“比战争还惨烈”。如果认真学习政府机关屡次发布的交通整顿文件,我们甚至意识到,交通主管部门完全了解交通事故高发的原因和症结。既然如此,既然“惨烈的战争”每天都在继续,为什么我们不能叫停它呢?

  山西沁源车祸的肇事司机透露,他所属运输公司乃至当地所有的运煤司机,平时都是超疲劳驾驶的,也就是说,仅山西的一个县,每天都有数百上千辆“打瞌睡”的汽车行驶在路上!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几乎是早晚的事。法律、文件、会议精神上所有严谨的条文,在基层几乎都没有得到贯彻实施,许多人命关天的管理措施都是一纸空文。良好的制度建设与糟糕的制度执行之间,出现了巨大的脱节,公安交通部门发出的“重拳”,往往是打在了舆论的空气上,这可能就是中国交通事故高发的原因所在。

  管理脱节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交通部门管不住运输公司,二是执法部门管不住道路,两者的衔接也颇成问题。我国公路运输企业实行民营化改造之后,政府对运输公司的管理出现松动,而运输公司对挂靠车辆和从业人员的管理基本上更是空白,运营车辆的状况如何,报废车辆是否还在行驶,从业人员是否具备必要资质,谁都打不了包票。货运车辆的零散化让政府管理更是难上加难,司机疲劳驾驶、车辆带病运营、超载与超速几乎是家常便饭,统计表明,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很大一部分都是由货车交通违法所导致。在交通执法方面,受警力不足和工作作风不过硬的影响,公安部门对道路交通的管理时松时紧,缺乏连续性、统一性和长期性,所谓“领导干部深入一线”、“九座以上车辆逢车必查”等都没有很好实施,笔者在有着“魔鬼道路”之称的213国道汶川至都江堰路段上对此深有体会。今年4月,汶川巴朗山曾经发生特大车祸,一辆满载的大巴车坠下悬崖,造成26人死亡、13人重伤,但事故发生之后,这里的交通安全并未得到改善,客运司机在危险路段上仍然超速疯狂行驶,大巴车在长达10个小时的运营过程中没有遇到任何交管部门的检查,甚至在危险拥堵的路段上也看不到警察进行管制、分流和警示。

  预防特大交通事故,改变交通死亡人数居高不下的局面,不仅需要强大的政治决心,还需要管理的智慧。中央和地方政府要集中财力改造流量大的危险路段,对公路建设要实行严厉的质量监控;交通和执法部门有必要深入研究我国公路运输的新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尤其要从运输企业这个源头解决管理脱节的问题,而不是盲目地打空拳。在事故多发、管理失控的地区,检察机关还应该彻查职能部门有无渎职、腐败的情节。如果说车祸频发就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的话,那么,我们决不能指望公安部门的一次百日竞赛就将它终结,整个社会都要付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交通事故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