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为何害怕取消警车车牌
北京从今秋开始分批更换警车车牌,现在挂“京OB”等牌照的警车将全部更换成社会车辆的牌照。目前部分市公安局直属单位的警车已经更换完新牌照,全市的警车车牌有望在今年年底被取消。此前,在很多市民心中,警牌车就是特权车。而统一的牌照有利于社会对这些车辆的监督,而一些群众则担心对警车的监督力度会有所削弱。(7月17日《竞报》)
警车车牌“混同于”一般社会车辆,社会对警车的监督是会加强还是会削弱呢?仔细想来,这两种观点都有些道理。
近来媒体报道了多起警车闯关冲卡、欺压群众的事件,平日里一些警车抢行、占道或肇事等问题也相当突出。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在私家车的后窗玻璃下摆上的警察“大盖帽”装腔作势的现象,而这些“大盖帽”都是主们想方设法“请”来的。这说明“警察”、“警车”的金字招牌,恰恰成了某些人违法乱纪的“通行证”。从这个角度来看,警车车牌被取消后,将会有利于交警公平公正执法、密切警民关系,似乎也有利于社会各界对警车的监督。
然而,话再说回来,特殊、醒目的警车车牌恰恰更方便群众监督 ,一望即知车辆姓“公”还是姓“私”,社会监督便自动生效。那些耍威风、行特权,违法违规、假公济私的,起码不得不对“雪亮的”群众眼睛有所顾忌。相反,如果由于抹去了警车的特殊标识,客观上正中欲行特权者的下怀,刚好让他们能“大隐隐于市”,车主们暗行“马路腐败”甚至别的什么“腐败”,岂不更方便自如?
上述的警车“牌照悖论”告诉我们,警车车牌该保留还是该废除,其实并不是个“问题”。整治特权警车,广大人民群众是举双手坚决拥护的。但一味地拿车牌来说事儿,却是本末倒置。因为,车牌只是一个符号而已,车牌的“特权”实际上是人的特权。只要人的特权缺乏监督,无论警车改挂什么牌照,都是有腐败的机会与空间的。只有从制度上完善针对警务人员的约束,才是根治特权警车的的正确途径。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