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事论丛>详细内容

警事论丛

大量袭警事件说明了什么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吴艳霞 发布时间:2005-02-10 10:55:20 浏览次数: 【字体:

 

     一段时间以来,袭警事件成了记者视线中的始终关注点。2004年4月23日,记者从石家庄市桥西公安分局红旗派出所获悉:酗酒后殴打警察的刘某和王某已被刑事拘留,受伤的交警陈兰柱和姚英杰也伤愈重新上岗。记者事后了解到,这几个酒后袭警的人绝非什么暴徒,酒醒之后,他们都是守法的普通公民。

这背后隐藏的问题,就更加让人忧心了。让我们再看一组数字,这是不久前省公安厅的一位负责人公布的:今年年初到现在,全省发生了一系列巡警被袭事件,比较严重的有6起,11人受伤。

连保护我们安全的人都不能得到安全的保证,这其中透露出来信息恐怕是: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危险之中。

其实,警察遭遇反抗事件的反复上演,既不能仅仅归咎于酗酒者的一时冲动,也不完全像一些警察所说的:现在对警察的监督管理太严,媒体又偏重于警察的负面报道,一些人趁机欺负警察。分析起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长期积淀于群众中的对警察的偏见和不满所致。由于传统的原因,在人们的印象中,警察,是群众的管理者、约束者,是“管人的”,而由于其管理的职能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警察的管理对象,所以,人们看到的警察的负面现象多一些。这样,警察长期以来的超负荷工作,超常付出,巨大牺牲……他们所背负的沉重,却往往只是系统内部的话题,而被大多数人所忽视。

警察,是我们正常生活秩序的忠诚守卫者,是社会秩序的基本防线,我们应该意识到,警察遭袭,不仅仅是对警察执法权威的挑战,而是对整个社会治安秩序的威胁。

真正树立警察的威信和权威,一方面,要借助于法律对袭警者的严厉制裁,更重要的,则要从体制上,继续建立警民之间的沟通渠道,并且加强警务工作的公开透明,使群众真正感受到警察是他们的保卫者、服务者。河北省目前正在大力推行的“警营一日”活动,让群众感受一天做警察的滋味,大概就立意于此。

警察安全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