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事论丛>详细内容

警事论丛

警察咋越来越熊了?

来源:光明网 作者:姜伟 发布时间:2005-10-29 16:56:18 浏览次数: 【字体:
  9月16日21时左右,王勇(89年因盗窃被判刑5年)、田龙(89年因伤害被教养2年)、于洪涛(93年因伤害判刑4年6个月)、高鹏林(84年因强奸被判刑8年)等11人在哈尔滨市南岗区果戈里大街某酒店,喝下45瓶啤酒后,无故将要求疏通车道的栾某打伤。他们在南岗公安分局荣市派出所接受调查时,采取殴打、谩骂、威胁、耍赖、制造假象
、肆意滋事等方式,肆意损坏公共财物,砸碎花盆,踢倒宣传栏,掀翻报架,损坏值班室电话线盒,并公然在所内用手机联系无关人员滋事。其间派出所民警始终保持着忍让克制的态度,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案件发生时,门前围观群众近百人,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2005-10-1610:45:15东北新闻网)。

  看了这则消息,心中仿佛象压着一块石头般的沉重,一个庄重而威严的的政法机关,竟然任由这些歹徒损毁和践踏;一群肩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危和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人民警察,面对这些歹徒,束手无策。对此,人们不仅要问:在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制进程不断健全的今天,面对违法犯罪的歹徒,警察咋越来越熊了?

  其实导致警察面对违法犯罪行为不作为和面对袭警行为软弱无能的行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过度的强调“人性化”执法,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也强调人性化,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一些政法机关人员误以为面对一些暴力等违法行为,采取忍让态度,就是贯彻了人性化精神。同时,有的还制定了保证人性化执法的措施,规定只要有人投诉就让其走人,由于片面地理解人性化精神,使警察在处理具体案件中,左右为难,缩手缩脚,对一些暴力和袭警等违法犯罪行为,怕惹麻烦,只好采取忍让等消极态度,导致执法上的难作为或不作为。王勇、田龙、于洪涛、高鹏林等4名“两劳”释放人员,暴力伤人,打砸派出所等违法犯罪行为,就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人性化执法,不是向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示弱,而是必须要采取强制措施,这样才能避免一些人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力的保护。从一定意义上讲,这就是最大的人性化执法。

  当前,导致警察执法功能蜕化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社会舆论环境的偏颇,使警察不敢作为。应该看到,当前个别媒体对其个案报道时,往往有失公允,夸大其词,有的甚至不顾事实,混淆是非,使警察在执法中成了众矢之的。对警察执法中存在的问题,社会要加强监督,但必须要实事求是,保证其公正性。唯此,才能形成警察公正执法的良好氛围,把人性化执法真正落到实处。

  公安机关既是为民服务的文明窗口,也是威慑和打击违法犯罪的重要机器,它的尊严不容玷污。所以必须要把握人性化执法的真正内涵,正确处理好打击违法犯罪与人性化执法的关系,切实对社会负起责任来,对人民亲起来,对违法犯罪行为硬起来,坚决杜绝警察越来越熊的现象。

警察权威|舆论|警察形象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