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事论丛>详细内容

警事论丛

浅谈派出所民警的非职务性影响力

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周克建 发布时间:2005-10-26 20:49:39 浏览次数: 【字体:
 非职务性影响力是指派出所民警在职务活动之外,因为自身的气质、能力、素养、行为等对他人产生的影响力,它更能沟通与同事、与群众的意见和感情,从而产生积极的影响力。而职务性影响力,带有鲜明的强制性。所以,非职务性影响力比职务性影响力对同事和周围人具有更强的感召力。笔者根据自己从事农村派出所工作近20年的实践经验,就在新时期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派出所民警,从五个方面对非职务性影响力的作用进行阐释。

  知识素质影响力。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对民警的要求越来越高,民警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具备广博的知识、较高的素质,才能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新任务、新使命。公安部要求建立学习型公安队伍,其意义就在于此。如果一个人知识渊博,就有一股无形的吸引力,可以使人产生信赖和敬佩的心理;反之,如果知识匮乏,就会在人们的心理天平上失去重量,也就没有什么影响力可言。在工作或日常的生活中,凡是博学多才、知识丰富者,无论在工作之中,还是为人处世,都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处处得心应手,令领导放心、群众信任、同事敬服。

  品德修养影响力。民警具备了优良的政治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就能使人由衷地信服。由于公安派出所的社会属性,民警在行使职务时,难免有时会引来群众或当事人的不理解,随之而来的是猜疑、作梗甚至敌意。无端遭受恶言恶语,这时应该耐心做解释、讲道理、摆事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做,即使铁石心肠者也会被你良好的品德修养所感动,逐渐变猜疑为理解,变憎恨为支持。用良好的品德修养影响人,不但是对每个民警的基本要求,还能够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维护集体形象,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工作作风影响力。工作作风是民警的思想、品德、修养在职务活动中的外在表现,是一种有效的影响力。戒骄戒躁、平易近人的优良工作作风,是做好职务工作的保证,是一种无声的誓言,一种无形的力量。民警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工作作风,才能有效地发挥职能作用,具备更为有效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当然,人无完人,民警也不可能具备全面的素质和条件,但只要谦虚谨慎,作风塌实,善于接纳别人的批评和建议,善于发现和吸取别人的长处,就会弥补自身的不足,提高工作效能。

  人格魅力影响力。民警人格的优劣,会对他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心理效应。若民警的人格受到同事推崇,就会对同事产生积极的影响,就会产生最好的工作效率。反之,若民警人格低下,那么,同事可能对你不信任、不配合;行使职务时,也会难以服众,难以发挥职能作用,尽管当时可能慑于其手中的权力,勉强顺从,但可能会遗留下隐患和不安定因素,更谈不到工作效率了。所以,培养和保持民警优秀的人格力量,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至为重要。

  情感因素影响力。“只有关心别人,才会被别人关心。”在工作、生活、政治上越是关心、帮助、信任别人的人,他威望就越高,引来周围人的爱戴,受到领导的好评和重视。反之,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对人对事冷嘲热讽,傲慢自负,高高在上,不但令同事心生芥蒂、敬而远之,而且容易引起周围人或当事人的误会、隔阂、甚至敌对,陷自己于孤立无援的尴尬境地。情感因素不但是民警从事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砝码,也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做人基础。因此,民警要学会关心人、理解人,在同事和群众中建立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桥梁,树立起一个平易近人、善于待人的形象。

  素质、修养、作风、人格、情感这五个方面看似与职务无关,这些非职务性的因素却能深刻地反映在民警的职务行为中,时刻体现着一个人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水准,真实地标志着一个人的成熟和健康状态。重视这五个方面的非职务性影响力,符合“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的精神,符合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主旋律。

派出所民警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