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事论丛>详细内容

警事论丛

科学界定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警察测心理标准应特殊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里工 发布时间:2005-10-03 13:30:58 浏览次数: 【字体:
    继开通民警心理健康网站之后,日前,公安部又首次针对民警心理健康而举办了系列远程教学活动,并将持续下去。此外,公安部还在招收新警时增加了心理测试,没有通过该测试的,将不能被录用。

    警察与教师、民工、医生被认为是心理关怀的“盲点”。按照公安部专家说法,全国80%的民警心理压力过大。如此看来,现职警务人员的心理辅导以及招聘时的心理测试极有必要。

    但是,如果我们承认警察职业因所处社会角色不同、所承受压力巨大而呈现出的“特殊性”,那么,心理辅导内容以及心理测试标准就必须具有针对性,不能等同于普通人群。比如,由于精神长期紧张,造成一些干警疲乏、烦躁,甚至发展成为心理障碍,对此,接受采访的专家提出的减压招数为“找朋友聊天发泄、出问题往好的方面想”等等,这些“招数”与常人何异?

    缺乏科学界定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而研究警察心理问题时,所依赖的也是从国外进口的、等同于普通人群的量表,且缺乏对地域、文化背景、信仰等因素的综合比照……如此情形,测试结果误差之大可想而知,由此产生的缺乏针对性的辅导内容与选拔过程,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实施这一政策的效果。

警察心理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