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事论丛>详细内容

警事论丛

治理广州火车站最需创新意识

来源:大洋网 作者:非鱼 发布时间:2005-09-20 18:56:48 浏览次数: 【字体:
  广州火车站,一个令本地人避之不及,令外地人“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的地方。这么多年了,这里的治安状况虽然间或有点好转,却象广州的一个不治恶疾,日益让人绝望。我想,在火车站治理的问题上,政府部门和警方,绝不象有些市民想象的那样“不作为”。他们都承受了市民的强烈指责,而这些部门也都没有闲着,几乎是所有能想到的办法都试过了。到最后,只能做到穷于应付,在一些皮毛的问题上下下功夫。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困局?套用一句官话:可能是对问题认识不到位。大家都知道这个问题复杂,所以就在复杂的问题面前,拼命地挠头,拼命地想办法。结果头大了,更不知所以。而按照常理,大家都知道,在复杂的问题面前,要找到问题的本质,并从问题的本质着手,在几个主要矛盾上去想法子找突破。所以,窃以为,现在相关部门的官员,可以先不急着去发动什么突击整治活动,可以先坐下来,大家讨论一下火车站治安困局的实质是什么,它的源头若何,再考虑一下,我们对于这些问题,有没有提出过什么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现在该采取什么与之对应的长效措施?

  这就是所谓的理论创新。理论先行,在别的地方是一句面目可憎的官话,在火车站这里,却有了鲜活的现实意义。那么火车站问题的根源在哪里?首先,广州火车站这种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少有的混乱,是中国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投射在百姓,特别是农村社会的一种反映。80年代以来,很多“乡下人”就为了讨生活而南下,时至今日,情况大体仍然是这样。可是,这些人来了南方,会根据自身的技能,以及运气,而向几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种是混得不错,干上几年就回家盖房、娶妻生子了;一种方向是混得不好,灰溜溜回家或者四处流荡,变成所谓的“三无”人员。而这些四处游荡的人,一部分可以依自己本身的道德观,穷死也不偷不抢,最终变为乞丐,或者在某个时候以“不明尸体”的身份登上报纸社会版。另一种人本质或者并不坏,但在生存的压力下变成了凶恶狡猾的一群。他们对火车站最熟悉,想必也更了解火车站人群的胆小、容易欺负,因此就专门以欺压这些人为生。所以,火车站的混乱,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经济生活和道德观的混乱。因此,解决好农村的问题,特别是着眼农民工的问题,是消除火车站现象的根本解决办法。

  当然,这个办法,说了等于没说。消除农村问题,难道是靠广东一个地方着手就能解决的?当然不是。但这不表明,广东在这方面就完全无能为力。火车站的混乱,说到底是农民工生活状态的象征。追究混乱的起源,无非是缺乏劳动技能、几乎没有法律法规的保障。这样一来,农民工找不到工作或者有了工作却累得不成人样,甚至还拿不到工资。心理一不平衡,当然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对于心理学家而言,这恐怕不算什么难题吧?假设把一个律师封杀掉,让他流离失所,这位律师虽然懂法,也难保不会犯法。明白了这一点,广东可以从扩大劳动技能培训、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确保农民工真正被置于劳动法等法规的保护之下等方面着手。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劳动法,最低工资什么的,在实际操作中,几乎都被视若无物。

  加强劳动法规的执行,这还只是远水,但也可以把它变成近水。想起每年过年时,几乎都会展开劳动执法大检查,确保农民工拿到工资,这就是一种“急计”。如果这些农民工拿不到工资滞留,会影响安定团结,会变成一种治安隐患,有关部门还是有认识的。但就这种办法,常常也变成了在报纸上见报的材料,谁知道农民工是不是真的拿到了工资?实际上,被拖欠工资的人多得是,因此流落街头的也尽有。所以,很有必要在年节之前,切切实实地搞搞整顿,特别是对广州及其周边开展严厉的劳动法规检查,并在火车站附设专门的劳动争议投诉点。然而,正如前面所说,这只是“急计”,也是“下计”,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平时就想好办法,把该执行的法律法规,切切实实地执行好。

  此外,就是农民工缺乏劳动技能的问题了。在这个问题上如何创新?越秀区似乎给了一个不错的答案:开设外来工免费学校,免费为他们传授劳动技能。如果这种做法推而广之,农民工都有一技傍身,想必到哪里都能吃到饭,也不会惹是生非了。所以,解决的法门,恐怕就在“推而广之”四字了。要把它变成一种社会上的常态,成为各区的一个份内工作。这样,除了解决农民工的根本问题之外,简直还可以算是社会进步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了。很多人从火车站一下车,恐怕就已经晕了,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如果这种免费培训真的成了一种常态,索性在火车站设一个政府举办的免费技能培训报名点,如果下了车才意识到自己难以谋生,就直奔此处,先受受培训再说。有了这一步,说不定可以避免很大一部分人走上歧路。当然,培训免费,食宿想必还是不要免费的好,否则还不变成了免费的避难所。

  以上所述,都难免空泛。确实,毕竟是从比较“理论”的层面上去考虑问题。除此之外,笔者还想拿几个火车站比较一下,从而看看广州火车站比较直观的病根。以前,放假回家的时候要从武昌火车站回家,那里的情况和广州火车站有得一比,常常要提心吊胆。然而,在汉口火车站却是另外一种情形。那时就想,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很简单,武昌火车站地方小,特别是侯车的地方太小,很多人只好在外面等车,结果那地方“人口密度”太大,个体呆在里面,容易发晕。犯罪分子自然乘机作案了。而汉口站,有一个极大的侯车大厅,甚至侯车大厅外面,也有极大的休息场所。真可谓窗明几净,还有空调可享受。里面的人数,几乎远没有达到拥挤的程度。还时不时有三三两两的警察走过,相对侯车人数而言,警察算是比较多的了。所以,这或者就是广州火车站的病根之一,即设施不完善,场地受限制太厉害。地方小,人又多,不乱才怪呢。解决的办法,无非是扩充场地,完善设施,不要让太多人在广场上逗留。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这是几乎不可能的,火车站地处老城区,随便动个地方都要伤筋动骨。那么,就要从别的地方想办法。比如拨款买下或租下周围的楼栋,改建成为旅客休息场所,这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吗。如果真的施行开来,或者会变成独具广州特色的一项利民措施呢。

  说到这里,想起一件事。火车站旁边的草暖公园是早拆掉了的,然后做了何用,不知道。明明火车站都那么挤了,草暖公园为何不改成火车站的用地呢?还有以上所述的改建周围楼栋的想法,听起来很象天方夜谭,感觉总有一些问题。问题何在?一个字,钱。草暖公园那么好的地段,给火车站扩建用有好处吗?火车站买了它又不能赚更多钱,买它何用。改建周围建筑?那可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呢。谁给钱?所以,说到底,这一点必须要认识清楚:完善老火车站是要投入大笔资金,而且没有回报,只能算公益性投资。而这种投资,也是必须的。不管想什么办法,投入的钱都是不会有直接的利益回报的,所收到的只能是社会环境的改善。这中间是一笔什么账,投的钱值不值?政府部门必须了然于心才行。

  另外,整顿火车站治安的主体是警察。想起火车站的治安,就想起一种挺常见的论调:火车站那么乱,还不是个别警察勾结不法分子狼狈为奸造成的?这种论调很情绪化,也毫无事实根据。然而,这里面仍然有问题。公安局相关领导曾回应:对于害群之马,一定要严查严打,一定把他抓出来。态度固然是非常好,但是,却缺乏制度上的保证。想必中国老百姓早就明白,没有制度保证的事情,很多时候只是一句话,更何况制度还常常打折扣。所以,完善警察队伍的建设,首先要从火车站的特殊情况考虑,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制度,并且一定要是严厉的管理制度。要向香港学习,学习人家雷厉风行的防腐反腐制度。另一方面,不断加大警力投入也是解决之道。说到底,治理广州火车站,很简单,就是要投钱,钱要多得让人心疼才行。

  火车站的问题,早就知道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好的。可是现在愈演愈烈,什么拐卖人口、甚至夺人性命的事都出来了,而且此类事件越来越常见。长此以往,广州形象何在?所以,火车站的治理,实在是十万火急,急需大笔资金、大量人力的民心工程了。

火车站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