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事论丛>详细内容

警事论丛

警匪“优势倒挂”令人深思 伤害警察的公信力

来源:中国法院网 作者:刘利军 发布时间:2005-09-17 10:29:08 浏览次数: 【字体:

    追捕嫌疑车辆的警车反被恶徒追得掉头逃跑,这不是警匪片拍摄现场,却是基层民警执法中真实上演的尴尬一幕:9月14日,河北省河间市留古寺镇派出所追捕嫌疑车辆时,无路可逃的犯罪嫌疑人手持片刀棍棒砸向警车。警车掉头逃走,嫌疑车辆将警车追入一个村庄后才扬长而去(9月16日《燕赵都市报》)。当地一群众感慨:“就连警察都被歹徒追得到处跑,还怎么保护群众呀!”

  恶徒来袭之时,手无寸铁的普通人抱头逃命实在是再正常不过。可是,当被袭者换成了维护治安、抓捕歹徒的警察时,逃跑难免会引人非议:本应居于强势的正义执法竟然屈服于歹徒淫威,这是一种不容回避的社会尴尬,其深层原因正在于警察与匪徒的“优势倒挂”。

  当今社会的犯罪行为升级已是不争的事实,警察已不可能再靠单纯的警威或者恐吓来制服歹徒,需要的可能是暴力的制服甚至于枪械的对战。以此次警察逃跑事件为例,追捕嫌疑人的警力反倒不如歹徒的力量强大,甚至于连基本的警械都没有携带,如此草率的执法或者抓捕歹徒除了逃跑还能有什么出路呢?

  显然,警力及装备问题已成为制约地方治安、约束地方犯罪的瓶颈:没有充足的警力就不足于震慑犯罪,没有足够的装备即使有警察也不足于罪犯对抗。这样下去的结果是可怕的。尽管我们十分盼望并需要有不怕死的警察来保障安全,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警察临阵逃跑都构成了公权甚至是法律对犯罪的妥协,都伤害了警察的公信力,甚至于可能形成对犯罪行为的反向激励。

  在这里我不想指责那些临阵逃跑的警察,任何时候保障生命权都是第一位的,警察也一样,也同样没有必要付出无谓的牺牲,我们也没有理由把安全体系架构在对警察生命的依赖之上。但这并不等于是要向歹徒进行妥协——尽管在装备不足、警力不够的前提下,没有民警受伤是一种底线最优选择(倘若警察见了歹徒行凶而退逃,那就应该另当别论)。

  常识告诉我们,没有哪一种违法犯罪行为是真正理直气壮的,倒是警察的公权率先败倒在犯罪的气焰之上令人失望。显然,除了警力、装备等现实的因素之外,在警察素质、应变能力、群众基础等诸多方面还存有欠缺。如果警察以死相抗,大量围观的群众也未必会不闻不问,警察也未必会是孤军奋战。但是,事到如今这些都已经成为笔者一厢情愿的怀想,可能警察压根儿没有请群众帮忙的意愿,或者根本信不过群众会出手相助才会逃走——在很大程度上警察脱离群众已是不争的事实:今年从5月18日至9月6日有17万封信访投诉6大警种就是明证。

  看来,在这警察逃跑的背后,有更多尴尬值得我们深思。面对日益升格的犯罪,公安部门要在警力不足、在装备不足与不可能迅速改变的现实困境中找寻找一个出路,“人民战争”或许是个选择。不管怎样,提升治安水平、增强警察公信力已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这种警匪“优势倒挂”的现象都不该再度重现。

警察公信力 袭警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