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事论丛>详细内容

警事论丛

警察遇难,公众为何少眼泪多唾沫

来源:光明网 作者:王国军 发布时间:2005-07-06 20:45:17 浏览次数: 【字体:

 7月2日上午,湖北省江陵县公安局一辆警车,在三峡坝区专用公路上被一辆客车追尾,随即起火燃烧。警车上6人遇难,一人生还。(7月3日《楚天都市报》)

  对于这样一起伤亡惨重的车祸,网友发言踊跃,仅《新浪网》到当天下午就有400多条评论,但声音几乎是一边倒,少有同情之意,多是幸灾乐祸之音。只有少数人

认为“站在人性的角度,应该向他们家属表示慰问。”不少人质疑其“公车私用”、“严重超载”、“强行超车”等,甚至有人拍手称快,高叫这是“好消息”、“这样的人应该死光”、“老天爷是公平的”等等。

  为什么对这样一起意外车祸,公众竟没有多少同情和怜悯,是这些网友太麻木,太“冷血”、太无情了吗?我看未必,前些时黑龙江省沙兰镇中心小学学生遇难时,众多网友自发激情赋诗,以示悼念。显然不能完全责怪这些网友,要怪只能怪害群之马损害了警察形象,一些败类扭曲了警察的正义之躯,层出不穷的丑闻给警察脸上抹了黑。如:警察刑讯逼供制造聂树斌、佘祥林等惊天冤案,太原警察打死北京警察,成都火车站警匪勾结,甘肃民警脚踹孕妇,福州警匪勾结杀人夺财等等。

  小时候,大人经常告诫我们有事找警察,捡到一分钱要交给警察叔叔。男孩子最喜欢看的电影是反特片,里面的警察都是抓特务、抓坏蛋的正义化身,印象最深的是仲星火演的电影《今天我休息》,人民警察马天明值了一晚夜班后,第二天休息日还忙碌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到处做好事。那时候警察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就像那一身洁白的警服一样,那么纯洁可爱,那么值得信赖,现在警察的形象却像时下警服颜色一样,变得灰头土脸了,以至于警察一出事,公众的第一反应就是“疑罪从有”。

  透过这起普通车祸中公众的反应,作为事件的当事人——警察是否应该反思?

 编后话:不公正的心态和情绪,加惟恐警察不乱的言论,让好警察心里更加不舒服。

警察遇难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