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事论丛>详细内容

警事论丛

交警该不该在暗中执勤?

来源:金华新闻网 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05-06-28 18:07:03 浏览次数: 【字体:
   问: 我是个职业驾驶员,多次看到有交警在公路边的绿化带或其他不易被驾驶员发现的路边,架着机器逮违章的车辆。交警这样在暗中执法合法吗?能起到教育目的吗?
    市交警支队宣传科邓先辉答: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交通管理工作中,交警也广泛应用科技手段,移动电子警务便是例子。移动电子警务既有利于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又能最大限度地查纠违法行驶的车辆,并在查纠交通违法的过程中保证公路交通的畅通。移动电子警务,当然必须在不影响交通的地方,难道让交警站在公路中间不成?我们暂且不去讨论什么是暗中执法,还是请广大驾驶员阅读一下下面的文章,算是答复吧。
   有一只老鼠半夜出来偷油吃,左瞅右瞅不见有猫,于是就大胆上前,嘴巴刚刚沾上油就被突然蹿出来的猫逮住了,老鼠觉得很冤,对猫抗议道:“猫大哥,你干吗要躲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呢?你如果站在油缸边,我还敢偷油吗?”
    像这样的故事,在交通管理中也经常发生。
    有人认为交警在暗中执勤的方法是为了经济利益,不能有效地减少交通违法行为,对减少交通事故也没有多大好处。其实,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已不是第一次。记得有个省级广播电台曾经办了一个“交通生活频道”,其中有一个“司机热线”栏目就时不时接到一些违法司机的投诉,说某些路段的交警经常“猫”在禁令牌后面候着,专逮违规的驾驶员,这种做法不就是为了多罚几个钱吗?达不到教育的目的。那么交警应该站在哪里执勤最好呢?投诉者说:当然是站在禁令标志前面最好哇!这样才能够警醒驾驶员,减少违法行为。主持人又问:你是不是认为每一块禁令牌前都站一个警察才见效呢?对方哑然。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管理部门在道路上所设置的各种标志、标线,不可谓不多,而且都是严格按照国标来设置的。国家花那么多钱搞那么多标志标线干什么?既不是为了美化城市和道路上空,也不是为了标新立异,那东西摆在那里就是法律,就是物化的警察。
    在我国,人们还习惯于人治,见到警察才会规规矩矩,那些标志、标线在一些人眼里形同虚设,毫无意义,好像遵守交通法不是为了保护自己,而是为了应付警察。有了这种心理才会有奇怪的逻辑———我见不着警察,你叫我怎么遵守交通法?我违法了你警察才冒出来,这叫什么执法?说好听点叫“守株待兔”,说得不好听,这叫“设陷阱害人”。于是“被害人”纷纷投诉,警察的工作白干了。
    白干还得干呀!警察这边说话了。我们的警力有限,不可能24小时像电线杆似的戳在那里,只能苦干加巧干,用点心理战术,以静制动、以少胜多。其实,这种做法在发达国家早已流行,人家管交通就是靠标志标线和其他科技手段,而不是靠大量的警察站在街道上。你如果不把标志标线当回事,警察就会突然冒出来给你开罚单,绝对不会在马路上给你苦口婆心地上课,这真正叫做“罚你没商量”。你尽管投诉去吧,没人理你。不如省点宝贵时间扪心自问:自己做对了吗?
    我们很多朋友还不习惯要求自己如何去适应现代交通管理的需要,而是一味地要求交通管理去如何适应自己。无论你怎么想,我们国家的交通管理总是朝着科学进步的方向发展的,比如投资兴建电子警察,满街的电子眼盯着你,你能骂它是“温柔的陷阱”吗?随着交通设施的完善和科技手段的提高,警察的肉体不再是道路执法的主要成成,而警察的智商将与一系列的现代化交通监控系统共同发挥作用,上路执勤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已。既然是辅助手段,当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改变执勤方式,只要是依法、合理、有效就行。交警老站在明处,违法者一目了然,交警一撤,他照样我行我素。而交警站在暗处,违法者防不胜防,不敢轻举妄动,在心理上起到威慑作用,促使其习惯成自然,自然变自觉。如果你是个守法的人,你根本用不着考虑交警站在哪里;如果你是个违法者,你根本无权要求交警站在哪里。就等于一个小偷无权指责便衣警察一样:你上班干吗不穿警服呀?你这样做不就是为了多抓几个小偷好邀功吗?你穿警服上班我不就不敢上班了吗!我不上班,社会治安不就好了吗?这简直是在说:你下班了,我还得再“加班”呀!
    说到底,交警在哪里执勤,不是一个应该不应该问题,而是一个交通管理的主动权应该掌握在什么人手里的问题。是应该掌握在执法者手中还是应该掌握在违法者手中。执法者代表着国家和人民的意志,在维护大众的利益,你违法者代表谁、维护谁呀,这不是明摆着的吗?其实,我们多种形式的执法手段和管理措施,都是在围绕如何引导和警示广大交通参与者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珍爱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在执法过程中,肯定会引起一些人的心理不适。以个别人的心理不适来换取交通秩序的好转,换取大多数人守法意识的提高,应该是很值得的。暂时的误解和委屈都不要紧,只要交通民警尽到责任,做好工作,令广大群众满意了,我们的交警同志才能问心无愧地说:我们长年累月,忍辱负重、不辞辛劳所追求的目标终于实现了。
交警|暗中执法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