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另一种职业病——从警察打警察事件说开去
标题里敲出“警察打警察”的字句,自己先就觉得有点刺耳——是不是不那么利于维护警察的整体形象呢?但又一想,既然太原警察打死北京警察的事已尽人皆知了,而且前不久在山西夏汾高速公路汾阳出口处,因为证件检查两拨警察又发生严重的拳脚冲突,新华社在通报此事件时也用了警察打警察的说法,我这里再如是说,也就心里塌实吧。
按说警察的职责是保一方平安的,是维护稳定惩治犯罪的,怎么可以自己人相互动野呢,而且据说有的当事者平时还表现得不赖。尽管此类事件相对于警察整体占比很小,但毕竟事情影响很坏。分析问题的根源,我们可以找出诸如管理不严、纪律松弛、遇到问题不冷静之类,但我这里想从另一个角度谈谈问题。
假设一下吧,两起冲突,一方警察不管是正常纠察还是有意“找茬”,而另一方则根本就是非警察,比如是汽车司机是一般群众吧,这架还打得起来吗?警察在交通管理、车证审查方面的权威是说一不二,不容置疑的,你看路边被交警纠察的司机们哪个不是使劲地嬉皮笑脸,双方对问题再有争执,你也别担心会干起仗来。但警察与警察有了触犯就不一样了,尤其是不着警服、对对方警察身份不知情的情况下,双方往往都不会在说一不二的威严与尊严上有所退让,结果就成了轻者口角重者拳脚,更有头脑发昏者像那位太原警察就走得更远。
当警察当然要有种威慑力,有种威严感;婆婆妈妈嘻嘻哈哈当不好警察,不阳刚不正气当不好警察。但我以为,就警察这份职业所需要的威严仪态和疾言厉色的处事风格而言,警察平时应当根据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处理好自己角色的调整和转换问题。警察当然要一脸严肃,但警察有时也需满面春风;警察当然要说一不二,但警察有时也要温和谦让。就是说要有意识地抵消警察严厉、强硬的职业特征对自己性格的负面影响,防止由于长期的职业性习惯派生出、膨胀出骄横的不良个性来。像上述事件吧,肯定和个别人把职业看作一种特权并长期自我骄纵的坏毛病有关系。
说到此,不由我想起有关职业病的话题来。过去我们说到职业病,大抵指当事者在身体方面受到的伤害,像什么粉尘吸入、放射性辐射或其它有毒有害物质侵蚀等。但据我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现,某些职业除了对身体的伤害,还有一个对人的精神、性格方面的伤害问题。还以警察行业为例,有材料说警察在应激职业中,属于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的“三高”人员,是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之一。这是从身体角度讲。但从精神伤害看,也有具体症状,比如上述所说的某些人表现出的和职业关联的脾气和毛病。再比如机关文字工作吧,绞尽脑汁昼夜伏案会令你颈椎、视力劳损,但时间长了也容易不自觉地染上写材料讲大话说空话的毛病。当然,并不是每一种工作都有明显的身体、精神双重职业伤害,只是我们过去对有形的身体伤害关注得多,对无形的精神伤害重视得少。只要我们留心,还会举出不少精神伤害的例子。比如你服务在某垄断性行业,平时待人爱搭不理、不耐烦的态度属于家常便饭,那你就该小心自己性格中多了那种冷漠、生硬的坏脾气。比如你所在单位仍是很大程度的大锅饭,没啥竞争没啥压力混得挺舒适,那你就得格外惕厉自己别让这种死气沉沉的环境磨灭了自己的进取精神。比如你周围是个人事关系紧张甚至互相掐架互相算计的客观环境,你就要格外提防自己也会变得小心眼小肚鸡肠,和别人处事胸怀不宽心里总疙里疙瘩……
一般地讲,从事的职业越责任重大,越权高位显,防治精神职业病的问题就越显得重要。其中的道理毋庸赘言。屡屡出现的令我们痛心的官员、高管腐败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人把预防自己精神职业病的问题忽视了,放弃了。其实这些官员并非从根儿上就坏,刚上台时都谨慎着呢,清醒着呢。只是后来情况不断有变化了,精神职业病的肿瘤才慢慢地滋长起来继而恶化起来。权力大了,说话一言九鼎了,渐渐地惟我独尊、听不进不同意见的专断性格就养成了;诱惑多了,渐渐魂不守舍,不能自已了,钱财、美色不期然还而然呢,更何况自己胃口越变越大乎;加之咱们的监督机制漏洞多多,也使某些官员的“精神病”病情得不到及时遏制。最后,“病”大发了,或因某个突然事件引爆了,也就只有后悔莫及一条路了———其实人生原本没有后悔莫及这条路的,只是走的人多了,才有了这条可观的路。
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精神职业病的危害小觑不得耶!
按说警察的职责是保一方平安的,是维护稳定惩治犯罪的,怎么可以自己人相互动野呢,而且据说有的当事者平时还表现得不赖。尽管此类事件相对于警察整体占比很小,但毕竟事情影响很坏。分析问题的根源,我们可以找出诸如管理不严、纪律松弛、遇到问题不冷静之类,但我这里想从另一个角度谈谈问题。
假设一下吧,两起冲突,一方警察不管是正常纠察还是有意“找茬”,而另一方则根本就是非警察,比如是汽车司机是一般群众吧,这架还打得起来吗?警察在交通管理、车证审查方面的权威是说一不二,不容置疑的,你看路边被交警纠察的司机们哪个不是使劲地嬉皮笑脸,双方对问题再有争执,你也别担心会干起仗来。但警察与警察有了触犯就不一样了,尤其是不着警服、对对方警察身份不知情的情况下,双方往往都不会在说一不二的威严与尊严上有所退让,结果就成了轻者口角重者拳脚,更有头脑发昏者像那位太原警察就走得更远。
当警察当然要有种威慑力,有种威严感;婆婆妈妈嘻嘻哈哈当不好警察,不阳刚不正气当不好警察。但我以为,就警察这份职业所需要的威严仪态和疾言厉色的处事风格而言,警察平时应当根据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处理好自己角色的调整和转换问题。警察当然要一脸严肃,但警察有时也需满面春风;警察当然要说一不二,但警察有时也要温和谦让。就是说要有意识地抵消警察严厉、强硬的职业特征对自己性格的负面影响,防止由于长期的职业性习惯派生出、膨胀出骄横的不良个性来。像上述事件吧,肯定和个别人把职业看作一种特权并长期自我骄纵的坏毛病有关系。
说到此,不由我想起有关职业病的话题来。过去我们说到职业病,大抵指当事者在身体方面受到的伤害,像什么粉尘吸入、放射性辐射或其它有毒有害物质侵蚀等。但据我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现,某些职业除了对身体的伤害,还有一个对人的精神、性格方面的伤害问题。还以警察行业为例,有材料说警察在应激职业中,属于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的“三高”人员,是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之一。这是从身体角度讲。但从精神伤害看,也有具体症状,比如上述所说的某些人表现出的和职业关联的脾气和毛病。再比如机关文字工作吧,绞尽脑汁昼夜伏案会令你颈椎、视力劳损,但时间长了也容易不自觉地染上写材料讲大话说空话的毛病。当然,并不是每一种工作都有明显的身体、精神双重职业伤害,只是我们过去对有形的身体伤害关注得多,对无形的精神伤害重视得少。只要我们留心,还会举出不少精神伤害的例子。比如你服务在某垄断性行业,平时待人爱搭不理、不耐烦的态度属于家常便饭,那你就该小心自己性格中多了那种冷漠、生硬的坏脾气。比如你所在单位仍是很大程度的大锅饭,没啥竞争没啥压力混得挺舒适,那你就得格外惕厉自己别让这种死气沉沉的环境磨灭了自己的进取精神。比如你周围是个人事关系紧张甚至互相掐架互相算计的客观环境,你就要格外提防自己也会变得小心眼小肚鸡肠,和别人处事胸怀不宽心里总疙里疙瘩……
一般地讲,从事的职业越责任重大,越权高位显,防治精神职业病的问题就越显得重要。其中的道理毋庸赘言。屡屡出现的令我们痛心的官员、高管腐败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人把预防自己精神职业病的问题忽视了,放弃了。其实这些官员并非从根儿上就坏,刚上台时都谨慎着呢,清醒着呢。只是后来情况不断有变化了,精神职业病的肿瘤才慢慢地滋长起来继而恶化起来。权力大了,说话一言九鼎了,渐渐地惟我独尊、听不进不同意见的专断性格就养成了;诱惑多了,渐渐魂不守舍,不能自已了,钱财、美色不期然还而然呢,更何况自己胃口越变越大乎;加之咱们的监督机制漏洞多多,也使某些官员的“精神病”病情得不到及时遏制。最后,“病”大发了,或因某个突然事件引爆了,也就只有后悔莫及一条路了———其实人生原本没有后悔莫及这条路的,只是走的人多了,才有了这条可观的路。
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精神职业病的危害小觑不得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