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3全国两会 强化环保执法应组建环保警察
代表建议,提高环境污染违法成本,严重污染要入刑
“谁能不喝水,不吃粮食?在污染面前,所有人都是受害者。”全国人大代表张瀛岑说。
两会期间,如何防止地下水、土壤污染成为代表、委员的聚焦点。张瀛岑建议,组建环保警察,强化环保部门执法权力,提高环保部门执法能力。全国人大代表许为钢认为,现在污染成本太低,企业造成水、土壤等环境污染,不能罚点钱就完事,要提高违法成本,严重污染要入刑。
代表委员访谈
●定期对地下饮用水检测
据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环境地质环境研究所调查显示,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整体较差,且污染较为严重,未受污染的地下水仅占采样点的55.87%。此外,山东淄博市水源污染导致的癌症村事件,更加显示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在全国政协委员司富春看来,食品安全、水安全、空气安全已达临界点,冲破了安全警戒系统。
“10年的破坏,需100年的后续治理。”司富春说,空气、水源、土地等污染,对政府是一个考验,在治理环境污染中,不能口渴而掘井,“面对突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再亡羊补牢。”
司富春建议,建立健全空气、地下水、土壤等监管系统;建立预警预报标准库,构建各种污染预报、应急信息发布系统。在解决当下环境问题的同时,环保部门要定期对城镇、农村地下饮用水实施调查、检测和评估,保证饮用水水源的安全。
●现在的污染成本太低了
还有人大代表则希望法律对污染行为进行有效的管控和强力的约束。
“现在我们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行的环境保护法规已严重滞后,存在较大的立法空白区域。”张瀛岑说,比如群众反映强烈的地下水污染等问题,就没有相应的法律条款作约束。
他建议,应当借鉴发达国家治理污染的经验,从环境保护、大气污染、农村环境保护、土壤污染防护、水体保护、重点流域污染防护、海洋环境保护等海陆空多层次出发,统筹考虑,全面梳理,快速启动,制定一整套相互呼应的法律体系。
张瀛岑认为,现行法律比较宽泛,诸如“情节严重”、“严重污染”这样的措辞多次出现,没有明确的界定,在实践中很难执行,必须在立法层面扎好篱笆。
“现在污染成本太低,有的企业为了经济效益,一边掏罚款一边继续污染。”许为钢认为,现有法规中,存在着“轻罚”“轻刑”的理念,导致违法成本低,难以形成真正的约束。必须加大惩罚力度,不能再以罚代刑,实行超标罚款数倍于收益,严重的污染甚至要入刑。另外,政府应当适时制定和修改相关法律标准并严格执法,违法必究,提高污染的成本。
●提高环保部门执法能力
如果个人有危害公共安全行为,有警察管,而企业污染危害公共安全,却没有警察强制执法。
“现在环保执法‘软骨病’明显,打击环境污染力度不够。”张瀛岑说,目前各级环保部门都没有强制执行权,环保执法存在威慑力不够、强制力不足的情况,难以维护法律尊严。
据了解,现在一些环境违法行为虽然被查处,但污染行为并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阻止。这种现象不但严重影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也侵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
“我们应该组建环保警察,强化环保部门执法权力,提高环保部门执法能力。”张瀛岑建议,应当赋予环保部门查封、冻结、扣押等必要的强制执行权力,授予环保部门限期治理的决定权,组建环保警察,确保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遇到环保事件,环保警察可以主动出击,调查取证,捍卫环境安全。
其实,设立环保警察也是“他山之石”。发达国家环保警察已存在多年,成为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主体。如德国环保警察隶属联邦内政部。每名环保警察都要经过一年半的专业训练。
张瀛岑还建议,应完善配套机制,在人财物等资源配置方面给予环保警察重点支持。
●土壤污染也要引起警惕
“其实不光是水,土壤的污染也要引起我们的警惕。”身为研究小麦的专家,许为钢已经把眼光盯到了土壤污染上。
“现在全世界40%左右的化肥都消耗在中国的土地上,而我们的耕地只占到世界的7%。”许为钢说,我国在大力使用速效化肥创造粮食生产奇迹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化肥的过量使用会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比如化肥中的氮元素会渗透到土地中,引起土壤、地下水氮超标。”许为钢说,过量施肥会造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板结等环境问题。
为了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他强烈呼吁推广缓控释肥料,大家可以通俗地把它理解为“安全肥”。
许为钢解释,缓控释肥料有别于我国目前大量使用的速效化肥,是能适应作物不同阶段的养分需要,可控制释放且肥效期较长的一类化肥,有提高养分效率、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简化栽培、农民增收等优点。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提出将启动高效缓控释肥料使用补助试点。”许为钢说,这也说明政府已关注这个问题。大力推广缓控释肥料生产应用,将对维护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安全等产生深远影响。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