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警察学会慎独
我时常阅读《礼记·大学》,每当读到关于慎独的解释,都感触颇深。那就是“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就是人要诚心诚意地坚持自我修养,才能把“慎独”落到实处。
所谓“慎独”,就是在无人管束和监督之下,依靠内在的道德信念和力量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怎样才能做到独善其身?应该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的命题。我以为人的一生能做到“独善其身”,是一种情操、修养,也是一种自律和坦荡。
在现实社会里,我们都可能遇见到这样的情形: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有警察时遵守交通规则,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团体里是谦谦君子,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之所以有这样的情形,我想是因为很多人都形成了这样的心理:规矩是给别人制定的,而我一个人的时候可以想办法突破它。这就是与慎独背道而驰的心理造成的。实际上,在一个契约的社会中,只要我们人人都能做到“独善其身”,以自觉约束的方式享受自由,就可以获得持续的权利。
作为警察,很多的时候,我们或忙碌于接处警,或奔波于打击违法犯罪的锋线上,但也有很多的时间是独处的。如何“慎独”,不仅关乎自己和家人的幸福,也关乎整个警察队伍的形象,作为政府的窗口,更关乎政府执政的公信力。
事实上,细细探究贪官滑向犯罪深渊的原因,往往就是因为他们不注重为官的道德修养,“独”处不“慎”所致,他们有的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台上一套,背后一套,有的嘴上说“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行动上却是“权钱交易,贪赃枉法”,有的嘴上喊“艰苦朴素,廉洁奉公”,行动上却是“挥霍无度,贪得无厌”。
看过一部反腐电视剧,其中一句台词“权力是人民的,良心是自己的”。简单直白的语言,告诉我们做警察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工作就得凭良心为人民工作,不能滥用权力,以权谋私;要坚持心灵操守,特别是在“独处”的时候,不被钱、色、名等私欲俘获,而去做“使民害、惹民怨、让民恨”的事情。
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我们警察身边经常会遇见很多有形无形的漩涡,面对漩涡,我们要想不被卷进去,我想我们就得学会修养,既要“常修从警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又要“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坚持每日“三省吾身”,真正做到时刻“独善其身”,达到“慎独”的境界。这样才能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