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事论丛>详细内容

警事论丛

小偷比正常人更容易被感动?

来源:人民网 作者:三加一 发布时间:2005-06-20 17:05:09 浏览次数: 【字体:
   据新华网报道:一个穿着校服的少女,为了拿回手机,在众目睽睽下竟向小偷下跪。“叔叔,我给你跪下了,把手机还给我吧!”就大声地哭了。当时站台人也不多,除了女生和小偷,还有两个中年妇女、一个摩的司机和我。但对面站台上人很多,就是没人帮一下。在场的几个人都没有什么反应,眼巴巴地看着女生被欺负。(新闻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6/18/content_3100531.htm) 

  是女孩的诚意感动了小偷,还是小偷不愿意惊动更多的人,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觉得最有可能的是,女孩哭得好痛心,让一个还有一点良知的人多少会有所动心。也就是说,女孩感动小偷的成份更多一点。而且,我也不愿意把小偷想象成一点良知和同情心都没有的人。否则,浪子就不可能回头。 

  然而,我想问的是:为什么一个小偷都可能被泪水打动,而周围的人竟然无动于衷?是他们缺乏同情心,是他们已经冷漠到什么事都与自己无关?因为我们看到的是,没有一个人被小女孩感动,没有一个人去伸出正义之手。 

  如果真的这样比较,似乎也说不过去。因为周围的好多人,毕竟是自食其力,毕竟是没有做害人的事情。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去帮助小女孩,不去与坏人进行斗争?他们的良知难道真的比不上一个小偷吗? 

  其实,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善良的。他们或者是想报警,但因为身边抱着很小的孩子,走动不方便,更谈不上路见不平一声吼;他们或者是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合,等待奇迹的发生,比如警察的到来;他们中也许有人担心惹上麻烦,担心自己出面,而其他人不出面,这样,他可能面对好几个小偷的殴打。――当然,这当中也不缺乏看客,不缺乏喜欢看这种突发场面的人。但是,多数人是善良的,是希望事情朝着好的方面发展的,他们是进行了思想斗争的。 

  我不希望因为没有人站出来,就说所有的人都很冷漠,都很自私,甚至说正常人比小偷更难感动。其实,让许多人不愿意挺身而出的原因,则是许多小偷是冷酷的,他们可能会不择手段。而在没有发生危及生命的情况下,许多人不愿意惹更大的麻烦。――他们也许是想帮助小女孩的,但他们怕帮助不了,却和小女孩一样,得不到别人的帮助。 

  害怕得不到别人的帮助,这也许才是问题真正的原因。其实,只要他们中第一个人勇敢地站出来,也许会有许多人站出来。也许,我们的社会也应该从中反思一些什么。我们对见义勇为更多的是精神上奖励。许多媒体甚至已经开始自作聪明地嘲笑见义勇为,说这种精神已经过时,应该提倡见义有为,或者是见义巧为。我们给他们的回报太少,甚至连舆论上都得不到支持。假如我们给他们的回报足以让人无后顾之忧,甚至让他们觉得无论从哪方面讲,都值得去见义勇为,相信在众多的人中,不会有人袖手旁观的。总会有人站出来的。 

  是的,舆论在发生这种事情时,不要总是把群众想得很冷漠,很自私。其实,他们的心也是热的。他们中大多数人的确是善良的。这一点是丝毫不用怀疑的。不信,每一位读者设身处地地想一下,你是不是会得出更多同样的结论?只是,他们有太多的无奈,有太多的担忧。而这种担忧,也是在情理中的。 

  政府,社会各界,应该研究一下,人们的无奈和担忧应该怎样得到解决。也许,这才是更明智的宣传。 
小偷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