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警察队伍如何建设? 看看专家怎么说
随着“平安重庆”建设的持续推进,交巡警、校警、女子特勤支队等一批具有鲜明山城特色的警察队伍,正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市民工作、生活的视野当中。对于这些正在茁壮成长的山城卫士而言,如何在日益密切的警民接触中做到更加人性化地执法、如何在打击犯罪分子时做到快速有力,成为了许多人关心的话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重庆警察教育界的专家。
警察战术——突发状况的应变“指南书”
作为重庆警界指挥与战术教学类的权威,来自重庆警察职业学院的刘开吉教授坦言,在任何事态下都能够做出正确应对的警察对民众来说才称得上稳定可靠。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则是活用警察战术。
“所谓警察战术,是指人民警察在查缉行动中和重大事件的临战处置中,为及时有效发现制止犯罪、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所采取的最合理化谋略思想及执法程序。简而言之,就是警察在面对突发状况的‘指南书’。”刘开吉说道,“像平时大家在电视电影中看到的缉捕罪犯、处置人质劫持事件、应对暴力冲突等都离不开警察战术的运用。”
据其介绍,通过警察战术教学的训练能够让警察在处理各种复杂多变的事件时做到“心中有底,行动不慌”从容应对。比如在公众聚集场合发现危险物品时,如何判明其危害程度,如何快速有效地驱散人群,采取怎样的方式移除危险品,能否快速有效地做出判断和行动可谓至关重要。对于重庆这个治安形势较为复杂的地区而言,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处置应变能力,才能更牢靠地守卫民众的平安。
警察培育——高素质警务队伍的保障
而对于快速有效地进行执法工作,重庆警察职业学院的院长廉长刚教授则从警务队伍的建设这个角度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现在的警察工作已经不是过去大家印象中那样,仅仅靠着查问线索和四处奔走捉拿逃犯的时代了。依靠‘云资讯’网上捉拿逃犯办案、采用相貌复原拼合技术锁定罪犯等等科技办案手段,让高素质专才警务队伍的建设成为了必然。”对于新时期的警察,廉长刚教授这样描述道。
廉长刚教授表示,首先,全市实有警力3.4万余名,是总人口的10.6万。与京津沪的平均水平(20/万)相比,警力欠账3万余名。其次,重庆市公安局近两年投入十多亿元加速添置一流的警务科技装备设备,刑侦、技侦、网侦水平快步提升,诸如“云计算”时代高端警务建设、交巡警等国际化新型警务等,都需要大量高素质警务专业技术人才。三是随着重庆交巡警勤务体制、校园新型安全体系的深入建设,以及正在逐步开展的“两区”(社区、街区)勤务体制改革都对民警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重庆市公安局的3.4万余名民警中,公安院校毕业生不足1/3。特别是近三年面向社会招录的近万名新警中,90%以上为非公安专业,亟需对其进行警察职业特有素质和能力的再培训。
基于上述原因,一个师资和硬件设备完善的警务人才培育基地,成为了“平安重庆”建设持续进行的重要保障。而重庆警察职业学院自建校以来为重庆公安队伍培养了8000余名毕业生,培训民警50000余人次,有力地支撑了重庆高素质警务队伍的建设。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将进入到重庆的警务队伍之中,市民们身边的警务人员也将变得更加专业、实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