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事论丛>详细内容

警事论丛

董刚:警察执法“很受伤”所带来的思考比配枪更沉重

来源:荆楚网 作者:董刚 发布时间:2011-07-15 17:05:11 浏览次数: 【字体:

 

7月11日晚,陕西省富平县公安局刑警队中队长徐宝民在制止一起凶杀案中因公殉职,为何装备精良的刑警斗不过手持镰刀、石块的凶手? 为什么一个刑警中队长没有随身携带枪支?这些问题引发人们对案件各方面的思考。(7月14日《人民网》)

的确,在大多数人心目中,能力超凡的刑警,执法中遇袭却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这是有些让人接受不了的,有些人把这归结为牺牲刑警没有枪,如果有枪在手或许就不会有事,当然这是其一,在警察用枪支这个问题上,经验和教训实在是太多了,就个案来讨论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对于刑警的牺牲,我们更应该从深层次去思考问题的症结。

现如今社会在变,警察的职能和形象也在改变,可是针对警察的暴力事件却没有消失,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虽然犯罪嫌疑人要为他的行为负责,逃不脱法律对他的审判,但从一起起针对警察的暴力案件中,我们无法回避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警察这个职业在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付出了很多,按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综合素质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对警察的依赖感和认同感应该越强烈,但是事实上依赖感是有了,对警察的认同感却没有进一步的发展,甚至还有向“警察很受伤”大环境发展的趋势,这就让一些人人产生迷惘,不知道该不该去亲近我们的人民警察,或者说现在的人民警察还值不值得去爱护。

警察是战斗在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最前沿的群体,既然是战斗难免有受伤的。近些年,不管是执法中还是执法之外,针对警察的暴力事件频频发生并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从侮辱谩骂、围攻阻挠,暴力抗法、聚众打砸公安机关等等不一而论,更有甚者,在穿着制服的民警亮明执法身份后,一些人仍然叫嚣“打的就是警察!”,说心里话,遇到这种情况,受伤害的是不仅是警察的身体更是警察的威严。

还是说到枪上,有人说,之所以警察频频遭到袭击,主要原因是警察没有配枪,假如警察各个有枪在身,肯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话虽如此却不全面,枪支是警察专政的武器,是必不可少的。事实上也是如此,警察的装备跟上了时代发展,肯定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除了装备问题,警察的培训、处警警力的人员、装备配置、层级调度等等都应该受到关注,这些方面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给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只有准备充分了,警察流血甚至牺牲才会越来越少。

警察配枪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