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警务求助110该不该有偿?
■“有困难找警察”的口号已经深入人心。
这位西客站女民警就为刚到北京的几位外地人提供了帮助
■摄影/汪震龙
“根据公安部门统计
“北京的民警太忙了,他们不仅要维护社会治安,还会处理社区老人孩子走失、水电气出现问题这样的急事险情,如果再帮着人们找钥匙,那可真难为民警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公安机关的资源是政府资源,是有限的,它不可能无限扩张。因为不可能同时有那么多警察和那么多警车奔赴各个现场,大量非警务范围的出警让有限的精力无法用在刀刃上。
张斌委员还专门举出巴黎的例子来增加说服力,巴黎的警察在忙完警务工作之余,也会护送小区居民去银行,都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这笔费用可能很小,而且收费也不是目的,关键是把民警从大量非警务活动中解放出来。同时‘有偿出警’的收入不能作为‘小金库’由警方自行开支,应按照‘收支两条线’的规定按财政上缴和划拨程序使用。”
与张斌委员一起复议的张翎委员则认为,110出警是否该收费值得商榷,但现在最重要的是市民观念的改变。像孩子生病、家里煤气这样的事儿该找物业或医院的,大伙儿就别麻烦警察。因此,是否能通过110宣传口号的改变来促使人们观念的改变。比如说,将“有困难找警察”改为“有危难找警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改变人们的观念。
也一直为民警身体状况而焦心的孙力委员则表示,根据民警的工作性质,110出警收费在实际中可能无法执行。但是我们更该从深层次上寻找提出这一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机制。据孙力介绍,委员们曾专门针对北京民警做过调查,结果发现超过一半的民警都存在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这些疾病很大程度上与他们超负荷的工作有关。调查显示,刑警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每月值班八次;一线民警平均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1到15小时,大约三个星期才能休息一天。
据公安部2004年初在媒体披露的数字显示:公安民警平均寿命只有42岁!2003年共有476人牺牲,其中因积劳成疾牺牲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有212人,占44.5%!比2001年因病牺牲在岗位上的148人有明显增加,这些同志大多死于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为此孙力建议,首先应该增加警察的编制,按国外的比例(每千万人口10万)北京市应有10余万警察,但实际上只有6万警察;其次应该增加从优待警的机制,从提高收入、严格规定每周休息时间、定期进行体检等方式来确保民警身心健康和工作的高效率。这一意见也得到了张斌、张翎委员的一致赞成。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