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微博“公关” 并非单纯“拉关系”重要看行动
时下,警察开微博在网上正流行,从今年2月24日开始,广东省21个地级市及省公安厅的官方微博相继开通,8月1日,北京市公安局微博开通。这些微博受到网友的追捧,如福建厦门金山派出所微博“派出所值班那点事”,截至8月15日20:30,其粉丝人数已达到了5167人。警方为何“热衷”开微博,这些微博为何会受追捧?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与公共安全研究所所长谢明教授。 策划 朱启禧 撰文 记者 高家涛
@深圳公安:昨天凌晨零时许,一名吸毒男子被两名便衣追捕,情急之下持刀劫持了一名路过的女子,最后在警方狙击手准备射击时候,男子同意警方提出的要求,将劫持人质换为自己的妻子,后驾车逃离。
8月10日 09:15
@深圳公安:今天早上8点多,警方接到举报,嫌疑人躲藏在布吉街道一民房内,警方当即对现场进行控制。
8月10日 20:40
@深圳公安:在嫌疑人亲戚以及警方谈判专家的劝说之下,今天晚上7点多,嫌疑人最终向警方投案。
8月10日 20:49
这是深圳公安局8月10日在新浪微博对一起劫持案的“直播”。无独有偶,今年6月3日,广州发生枪击民警案,警方微博进行了全程直播,而8月5日下午,深圳公安局也在微博上对当天发生的一起自焚案进行了直播,并赢得了网友的称赞。
除了开通微博,警方开始更加注重公共关系工作,日前,北京市公安局成立了“公共关系领导小组”,并将聘请公安形象大使。
有评论说,警方博客、微博等互动交流平台的设立,可以让警民双方通过现代新媒体手段,达到政令通达与民意反馈的即时汇通,更好促进警民关系发展。
不再板着脸
肯定受欢迎
山东商报:警察开微博现在在网上有很多,并且有越来越普遍的趋势,那么警察为何会“热衷”开微博?
谢明:我们干警的素质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是在执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造成一种对立的情绪,要改善这种关系,就需要采取一些手段,从信息沟通的角度来讲,开通能够即时互动的微博是很好的一种方式。
山东商报:从目前的反应来看,警察开微博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谢明:网友欢迎是必然的,过去我们看到的警察是办案的,都是板着脸的,现在双方平等的沟通,警察工作在我们眼中不再“神秘”,肯定会受到欢迎。
沟通多一点,误会少一点
山东商报:警察开微博对于公众以及社会来讲,有什么影响?
谢明:在警察执法过程中,有些矛盾可以通过互动与沟通来解决。沟通多一点,误会就会少一点。另外一个,信息透明了,社会流言就会减少,因为,正规消息有了,也就不会有人去传播小道消息。我们常讲谣言止于智者,现在也希望谣言止于微博。
另外,社会的良性发展要求信息对称,以前执法部门掌握的一些信息,老百姓都不知道,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这些信息透明之后,与公众互动之后,信息就会达到对称,从而公众觉得受到尊重,有公平感,不再是单方面的信息灌输。这样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执法成本就会低一些。比如说限行,经过沟通之后,大家可能就会理解并且支持,但如果不沟通,就谈不上理解,你越说什么我越不听,哪怕你站在我的利益面,我也不听你的,因为我不理解嘛。反之,信息透明之后,执法变得简单温和,警察出来有笑脸,老百姓也会有笑脸。
微博最大的优点就是体现出我们政府的管理模式慢慢的在转变,从过去的准时上下班模式转变到全时政府,服务性慢慢变强,尤其是一些执法部门和与普通市民关系密切的部门。比如说,我们的“110”电话,“110”电话只是接警,但警方的微博可让公安更深入了解复杂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矛盾,也让我们普通老百姓能够了解警察的心理等等,有助于双方联络感情。
警察开微博了,城管还在等啥
山东商报:但是还有些警察微博并不被网友信任,还有一些经历了从“被围观”、不信任到被追捧的过程。警察微博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呢?
谢明:刚开始做肯定存在一些问题,像官腔十足,敷衍了事等等,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大家不信任,可能是因为我们都习惯了形式主义。如果公安机关真正用心去做微博这件事,慢慢的就会被大家所接受。
未来发展的方向,最好是做到有问必答,在通过其他渠道来回答市民问题的时候,可能因为一些客观原因不能回答,那么在网上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另外,我注意到曾经出现过开了微博然后关闭评论功能的事情,这就很明显是作秀。你不要开了微博又不让人家说,这是最基本的规则,当然一些广告一些恶意的评论除外。
还有,微博最好能扩大到其他的执法部门,尤其是城管,城管如果有自己的苦衷,可以通过微博这种模式来与大家沟通,避免出现暴力执法以及暴力抗法。
不过,我对警察微博的未来也有一些担忧,会不会就是一阵风很难说,希望不要最后搞成像一些地方的政府网站一样。
总体来说,警察开微博,我们需要敲锣打鼓地去“庆祝”。因为这确实是好事,但要把好事做好,就需要态度,需要毅力,需要投入,需要认真去做。
公关不是单纯“拉关系”
山东商报: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开通微博之外,各地警方越来越注重“公关”方面的工作,比如北京公安局设立的“公共关系领导小组”,这对于警察形象的提升,有何好处?
谢明:对于公关,我们不能片面的理解成“拉关系”。比如说微博,就是公关的一方面,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实现人性化执法的目的。
警察形象的提升,最关键的一点,是执法理念的改变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现在我们警察队伍学历都在慢慢提高,但是对于警察本身执法过程中,如何去树立职业道德,包括私德公德,还需要一个过程。
微博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是多了一种沟通的渠道。我们总要想办法,尽量把一些对立的情绪缓和一些,社会也会更和谐。总体来说,警察开微博,我们需要敲锣打鼓的去“庆祝”。因为这确实是好事,但要把好事做好,就需要态度,需要毅力,需要投入,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坚持下去。
化解矛盾方式很多,沟通最重要
山东商报:不仅仅是警察开微博,现在我们上到整个国家,下到每一个政府部门,都在重视公关的作用。
谢明:这个社会需要有很多渠道去发泄民众的情绪。开通微博是很好的一种方式。有些事情通过互动,相互了解,就会有很好的解决。
我可以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沟通的重要性:一家猎户邻居家的羊经常被猎户家的狗咬伤,邻居就很生气,就去法院告猎户。法院讲,我们可以判他赔偿,但是一旦判决,两家就会结怨,不如教给你一个方法,你把你的羊送给猎户儿子一只。邻居照做之后,猎户把狗关起来了,两家后来相安无事。
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就是想说明化解矛盾有很多方式,而沟通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式。
既要看你说,还要看你做
山东商报:从国家的层面来讲,公关工作应该如何去做呢?比如说,我们以前强调宣传,现在则强调传播。
谢明:我们国家也在不断重视沟通的重要性,比如我们前一段时间拍摄的国家形象片。实际在奥运之前,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这样做,一是有利于经济发展,二是让世界了解我们,提高国家地位。宣传很有必要,但更重要的形象建立,还是在于我们本身实力和素质的提高,既要看怎么说还要看怎么做。
从宣传到传播,一字之差,但理念不同。宣传是告诉你怎么做,而传播更多的体现一种平等,让你化作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过去是命令式的告诉你——要怎么做,现在是商量式的——你应该怎么做。这是从一种单向灌输到双向沟通的转变。现在常常有人说“被统计”、“被调查”,我们希望通过沟通,能够不再出现这种事情。
谢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与公共安全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政策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理论,公共政策分析。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