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让13天能破的命案等13年
安徽公安“开门接访”接出了一大新闻:一宗兄弟被害抛尸路边的案件13年没有结果,省公安厅厅长批示后13天破案,3名凶手被缉拿归案。这件事当然是公安“开门接访”取得成效的正面典型,但同时也引发人们更多的思考:13天能破的案 件为何要等13年?
兄弟二人一日之间死于非命,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13年寒暑、数千日风雨,痛失爱子的郑国化老人自最基层的派出所到县里、市里、省里,一次次出入各级机关,一次次重复诉说与哀求,几乎要耗尽精力。如果没有省厅“一把手”的批示,市、县公安干警恐怕难以用紧张的13天破获此案,郑国化老人死也不会瞑目。如果我们的执法人员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对此也应有切肤之痛、紧迫之感。
安徽有6400多万人口,2万多名干警,公安机关年接案数十万起,但公安厅长只有一个。即使厅长夜以继日地劳作不息,所能躬亲之事也不会太多。13天能破的命案,却要整整等待13年!由此不禁让人想到,还有多少案件仍在等待之中?还有多少个郑国化老人仍在风雨中悲切而无尽地奔波?党和政府的声誉、无数公安民警用汗水甚至鲜血换来的“信任力”,有多少在群众的等待中被消耗?接受上访的各级政府和公务人员为此花费了多少时间?13年造成的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成本该由谁来负责?
“开门接访”“命案必破”,不能只是行政的一种形式,还必须依托完善的机制。13天破案值得褒奖,但一宗命案13年没有办妥也应追究责任,让立功者有奖,还得让渎职者有受罚之忧!
安徽省公安厅厅长崔亚东和地方政法领导一行已专程到利辛县,向郑国化老人道歉,同时表示“将举一反三,通过此案对全体民警进行教育”。但愿此案能成为公安机关“执政为民”的警示牌,让13天能破的案件等待13年的现象不再出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