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一把手”接访应制度化
自5月18日起到9月底,全国公安机关将敞开大门,由各级公安机关的主要负责同志特别是县(市、区)、地(市)公安机关一把手在公开场所面对面地接待信访群众,分阶段集中处理群众信访问题,这是继“大讨论”、“大练兵”之后,公安部门作出的又一重大举措。
信访是人民群众反映困难和问题的重要渠道。当前,涉及公安机关信访问题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有的是由于少数民警伤害群众感情、漠视群众疾苦、侵犯群众利益;有的是由于公安民警向群众宣传法律政策不够,不善于做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有的信访问题涉及到诸多部门,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协调,导致群众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等等。尽管涉及公安机关信访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对群众缺乏深厚的感情,不愿意、不善于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
从一定意义上讲,信访问题是社会治安的“晴雨表”,从中可以比较准确地测量一个地方社会治安的真实状况;是社会稳定的“第一信号”,从中可以比较及时地获取苗头性、倾向性的预警信息;是公安执法活动的“反光镜”,从中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一个地方公安机关执法质量的好坏;是公安队伍建设的“试金石”,从中可以有效地发现一个地方公安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检验一个地方公安队伍建设水平的高低。通过集中处理群众信访问题,不仅可以帮助老百姓解决长期困扰的问题,使老百姓得到实惠,也可以使公安民警耳闻目睹信访群众的实际困难,从中受到一次教育,在思想上得到洗礼。
公安战线的先进人物任长霞同志上任伊始,就把公安信访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建立了局长接待日制度。第一天,任长霞同志就从上午8时工作至深夜,接待了124名来访群众,千方百计地为群众排忧解难。任长霞牺牲后,广大人民群众之所以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她的敬仰和思念,就是因为她始终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始终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所以,如果各地公安机关“一把手”能像任长霞一样,把接访制度化,相信将大大改善和密切警民关系。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