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警察”应该是什么角色?
没有警号,没有警衔,没有警服,高校派出所虽然顶了个“公安”头衔,却没有派出所的执法权,遇到治安刑事案件,不管大小,大学派出所也只能拨打110报警,求助地方公安部门出警。面对校园出现的新的治安问题,高校“校警”盼望能摆脱目前的尴尬境地。
据了解,目前大学校园基本上程开放式,学生结构越来越复杂,除了统招斑外,还有自考、函授等多种成分的学生。
在福州的许多高校,记者发现,校园成了自由出入地,甚至一些高校还是老人晨练、青年人打球、小孩子活动的“公园”,商务人员推销的“大商场”,外来人员参观的“博物馆”。一些高校保卫部门称,面对越来越复杂的高校校园环境,安全管理成了一大难题。目前,福州共有五所高校设立了大学派出所,但由于没有执法权,学校发生失窃、偷盗等案件,师生前来报案,大学派出所只能请他们去外面的派出所再报案。
“高校警察”原有执法权。据了解,高校设立大学派出所开始于1980年。当时国务院发文要求,本科以上的高等院校应设立公安保卫机构,公安部门设立了一个“高校警察”的警种。这些高校警察属于高校编制,业务上受地方公安部门的管理。
一直以来,各高校的大学派出所与保卫处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为保卫校园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一局面维持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公安体制开始改革,高校警察首先被规定不能与其他警种一样参加警衔评定。福州本科院校设立的大学派出所原本隶属于地方公安分局,后来归口福州市公安局二处管理。前几年福州市公安局进行部门整合,二处被取消,福州的大学派出所一下子没了“娘家”,虽然后来由公安局另一处室代管,但大学派出所至此已丧失了执法权。
据了解,目前不独是福州,全国其它高校警察也都遇上了这样的难题,一些地方经过改革,成功解决了校警的两难境地,如上海将高校警察全部编入地方公安部门。
对此,福州一些高校呼吁,日益复杂的高校治安环境,已经严重影响教学科研、办公秩序。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派出所如何发挥有力作用,对高校安全将有很大影响。
他们希望,能尽快解决目前高校“校警”尴尬的境地,明确高校校警的定位,真正使校园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