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宜一警察猝死敲警钟 重视民警“过劳”现象
由于连续两个通宵加班、超负荷工作,江西分宜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周赟杰日前猝死。当地医学专家和部分民警认为,周赟杰之死并非偶然,这一事件暴露出一些地方在警力不足情况下,民警工作压力过大、长期精神过度紧张导致“过劳”现象普遍。
周赟杰年仅38岁,曾多次受到上级和分宜县公安局表彰,2000年因在“打拐”专项行动中赴贵州成功解救出两名被拐妇女而荣立三等功。分宜县公安局撰写的追悼词中写道:“周赟杰在去世前两天,协助湖泽派出所查处案件,加班到深夜,去世前一天晚上又连续加班,并主动请缨参加‘破现案’专项行动,工作到第二天凌晨5点。”其妻李清香也流泪回忆说,丈夫去世前一个星期连续加班,每天都是快天亮时才匆匆回家小睡一会儿。出事的那天凌晨5点多,他回家后躺在床上却睡不着,不断地说“很疲劳”。没想到,中午饭吃了一半,他就倒地抽搐,几分钟后就停止了呼吸。
由于警力不足,而周赟杰刑侦经验丰富,因此平时他不但要办经侦大队的案件,其他刑事案件也常请他去“帮忙”,加班已成为家常便饭。据专家分析,周赟杰没有心脏病史,因心脏器质原因引起的传统因素猝死的可能性极小,因此,生活没有规律、工作节奏过快、长期过度疲劳等因素极可能是他猝死的诱因。
民警超强度工作致积劳成疾的现象,在基层公安部门普遍存在。江西省政协常委李季仁去年就全省公安交警生活和身体状况进行调研后发现,超过一半的一线交警没有双休日、节假日,工作时间每天超过10小时的交警占26%,患各种慢性疾病的交警占调查人数的46%,1996年至2004年,江西一线交警正常和非正常死亡者平均寿命只有39岁。李季仁认为,“过劳”现象导致基层民警身体素质逐年下滑,猝死事件时有发生,暴露出基层公安部门警力不足、医疗保障体制不健全、滥用警力引发的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等诸多问题。为此,他建议建立从优待警机制,通过增加人员编制、建立民警维权机构、设立民警补助基金等方法,切实解决民警“过劳”问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