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言一行中累积信任—论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党的根本宗旨对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社会稳定工作的根本保证。作为公安民警,如何在一点一滴中体现爱民之心,在一言一行中累积群众的信任,积极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笔者认为应该做到:消除两个误区、做到三个必戒、把握四项原则。
消除两个误区。消除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急功近利的误区。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过程中,一些基层公安机关急于求成,大搞临时突击性群众服务活动,在短时间内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如果急功近利,只能“欲速则不达”。消除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与警务工作割裂的误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推动公安警务工作顺利开展的坚强保障,警民关系密切融洽,群众会主动支持配合公安工作,主动给公安民警提供破案线索,主动搞好群防群治,形成社会治安防范的巨大合力。反之,公安警务工作会陷入被动局面。
做到三个必戒。用心不一,必戒。在群众工作中,民警要真心对待群众,耐心倾听群众诉求,认真解决问题,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为群众排忧解难。切不可以借口托词,对群众求助被动敷衍,无视群众的心理感受。言行失范,必戒。民警在解答群众疑问时要有合法依据,切忌信口开河、东拉西扯、胡乱应付;解答难题还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群众听得明白、理解得透彻,切忌说话随便、言语粗俗,激发矛盾。高高在上,必戒。公安民警要以平和、平等的心态与不同身份的群众接触,努力消除群众心里的隔阂,使群众体会到公安机关为民服务的真心实意,形成双向互动,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民警切忌以“管理者”的心态自居,瞧不起普通群众,自我感觉高人一等,不屑与群众交流沟通。
把握四项原则。摆正心态。在群众工作中,民警以“忠诚、公正、服务、奉献”为价值取向,以“理性、文明、平和、规范”为工作理念,以警察职业道德为修养根本,不断提高群众服务意识,以正确的心态和人民群众打交道。相互尊重。在与群众的交往中,公安民警对待任何不同的群众要一视同仁,在一言一行中尊重群众的兴趣爱好、民族风俗和个人习惯,遵守群众接待礼仪、走访礼仪和公务礼仪,做群众的知心朋友。言而有信。在群众工作中,公安民警不要说大话、空话、假话,一旦向群众许诺,就要努力兑现。如果有了特殊情况暂时不能履行诺言,一定要向群众如实说明情况表示歉意,争取得到群众的谅解。宽谅忍让。与群众交朋友,要设身处地去为其着想,理解群众的难处,做到与人为善、宽容大度。即使被群众误解与责难,也要予以容忍和宽谅,向群众耐心解释,消除对方误解,努力夯实警民之间的感情基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