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事论丛>详细内容

警事论丛

呼市4重犯越狱的警示

来源:东方网 作者:马韵筠 发布时间:2009-10-24 11:04:53 浏览次数: 【字体: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肖申克的救赎>精心策划的成功越狱,那份耗尽19年心血为获取自由的坚持,毕竟也只是电影里的虚构情节。现实版越狱就没那么天衣无缝,10月17日下午,被关押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第二监狱的4名重型犯,骗过“视网膜”识别系统脱逃,但在10月20日上午,即被警方在呼和浩特和林县境内抓获,警方当场击毙一名囚犯,抓获三名囚犯。

  越狱的4名“80后”重型犯,2人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另2人被判无期徒刑,根据我国刑法,四人如在狱中服从改造并有立功情节的话,经过减刑,实际执行不满20年即可出狱,还有机会重获自由,但他们为何偏偏选择了越狱这条死路?

  现代监狱管理越发重视建设高科技的监控系统,但却忽视了狱中的人性感化和教育责任,高墙铁网可以箍住罪犯的身体,但他们内心的怨憎、懊悔、抑郁情绪如果得不到有效排解,即便有一天他们从狱中释放,也将是废人一个。监狱管理在以前是警察管犯人,现在是犯人管犯人,狱警与犯人之间几乎没有交流,犯人的思想变化更是无从掌握,呼市四逃犯策划一年的越狱计划都没有被发现,可见监狱监管的漏洞之大。

  西方媒体一直剑指中国的人权环境,但事实是有相当数量的外国罪犯不愿被引渡,宁愿留在中国服刑,原因就是中国的监狱更加人性化。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实的人性化管理还只是停留在文明执法、灵活的减刑制度等方面,手段是文明了,人性化了,但结果就是狱警对罪犯的管理流于形式,与基层脱节。犯人比正常人的心理更加敏感,情绪波动大,他们更加需要心理上的引导,改造过程中的肯定和鼓励,这些必须由狱警和犯人近距离的接触才能做到。

  呼市4重犯越狱给监狱管理敲响了警钟,对罪犯的看管不是简单的限制人身自由,人性化的心理关爱是必不可少的,是监狱管理现代化的关键一课。

重犯 越狱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