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事论丛>详细内容

警事论丛

有困难还是要找警察

来源:海南视窗 作者:陈清华 发布时间:2005-01-28 14:21:37 浏览次数: 【字体:
     报纸报道,海口110接警电话中竟然有70%是骚扰电话,更多的时候警察是无效出警。
  
  面对公共服务的巨大“亏空”和浪费,110也已经不堪其烦,也想报“110”,寻求帮助了。是什么原因让110陷入如此尴尬的局面?“有困难找警察”难道错了吗?我看没有错,错的是一些算不上“困难”的事也要找警察。
  
  我们不妨先看几个个案:湖北省武汉市一懒惰老人,因为住在8楼,下楼吃饭有点麻烦,于是就打电话给110,要求给他买盒饭;我省澄迈一16岁的女中学生和男朋友闹别扭,为想和好,叫男朋友出来一同唱歌,在一个小时内竟打110报警60多次;琼山一位居民反映水管坏了,非要110过去处理。110去了,到了现场之后也只能让她找职能部门解决问题。
  
  110是公共服务资源,以上种种“懒汉求助”,皆是非警务范围,在目前警力不足的情况下,还出现这么多的无效出警,无疑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
  
  我们知道,1985年,从广州市开创110系统以来,一个简单而容易记忆的号码已成为一个品牌,深入人心。110给我们百姓的印象就是报警、服务,有难必帮。经过差不多十年的宣传,110已经成为百姓的心目中一个很好的服务品牌。不可否认,110在社区和市民中享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因为有了110,许多犯罪分子及时受到了惩处,百姓的权益及时得到保障。正因为如此,百姓信赖110,遇到困难就打110,这差不多成了市民遇到困难时的本能反映。
  
  有困难还是要找警察。但是,110是用我们纳税人的钱来设置的,是我们大家伙的。大家都应该好好珍惜,不要把原本属于315的问题也“转嫁”到110的头上,更不应该打电话让110送盒饭。窃以为,解决“110尴尬”,可以尝试用补偿制。对110这个公共服务资源可以分为两类:即警务求助和非警务求助(比如“懒汉求助”)。对那些警务求助,110出警后,面对确实需要帮助(有别于“懒汉求助”)的受助者,实行免费;而对那些造成公共服务资源浪费的“懒汉求助”,则实行收费制。在治理环境污染时不是有一条原则叫“谁污染谁治理”吗?110的管理也可以采取谁导致无效出警谁出资。这对大多数人才公平。对恶意浪费公共资源导致无效出警的个人采取经济处罚制度,比如打骚扰电话的那几个小学生,除了对本人进行教育之外,还要对其监护人作出经济上的处罚。
  
  以公安机关出警为标志的公共资源消耗,通过这种民间补偿的方式,可以平抑人们对公安机关的无限依赖,从而遏制非警务求助的压力,这应该是减少“110尴尬”的可行之策。
110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