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公安队伍大力培育人民警察意识的若干思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当公安民警对人民警察身份意识有所淡化时,他在执法实践中就有可能降低对执法规范的要求,在遵守纪律、规章制度时就有可能自我约束不够,在讲学习、论奉献、比业绩的精神面貌上就有可能会退化。笔者对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和纪律作风建设上的一些现象经常关注并思考,现结合自身的体悟,就如何培育人民警察意识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关于对人民警察意识丰富内涵的自我认识
人民警察是人民的勤务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也是公安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此,《人民警察法》在职权、义务和纪律、执法监督、法律责任各章中作了许多具体规定。其中《人民警察法》第四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严格执法。《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秉公执法,清正廉明,团结协作,勇于献身,严守纪律,文明执勤。人民警察道德的基本观念由严格区别于他人的价值、公正、苦乐、荣辱、义利、生死等观念组成。上述列举无不说明人民警察是有着严格的国家规定的特殊主体身份。
笔者认为,警察的言行直接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所谓人民警察意识,就是指已为人民警察的民警要始终清醒认识自己是有着特殊的国家主体身份,必须要明了人民警察肩负的神圣使命,知晓自己应该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人民警察意识应是广义的概念,它理应包涵:要自觉强化人民警察身份意识,时刻维护人民警察崇高的国家形象;要自觉严格履行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让党放心和人民满意;自觉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争做人民群众的学习典范;自觉拥有良好的组织纪律和工作作风,甘当同志们的学习楷模;自觉勤奋学习强素质,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真本领;自觉树立远大理想,要做到追求高尚和生活情趣健康。
二、关于少数民警人民警察意识有所淡化的现实表现
表现之一:工作态度及工作作风方面。事业心、责任感不强,不思进取,工作标准不高;精神状态不佳,积极性、主动性不强,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出勤不出力,工作不扎实;执法为民观念不牢,服务意识不强,执法不规范,执法随意性大,语言不文明,对待群众“冷硬横推”,态度粗暴,办事拖拉;当领导的表率作用发挥不好,抓工作习惯于听汇报,实际深入调查不够,不能全面掌握真实情况,工作不细、不深。
表现之二:遵章守纪及廉洁自律方面。当领导的“一岗双责”不能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流于形式,队伍管理不严格,不敢真抓实管,自身廉洁不注意,甚至带头违规违纪。
当民警的自身要求不严,作风散漫,自由主义严重,组织纪律观念淡薄,遵守纪律自我约束不够,落实领导指示行动慢,执法中故意刁难、“吃拿卡要”,甚至徇私枉法有所表现。
表现之三:思想教育及学习风气方面。当领导的重业务轻思想教育和岗位练兵,在学习计划、内容、形式上不作谋划,甚至对上级部署的教育活动简单应付,干警日常思想教育和岗位技能练兵不能全面有效开展。民警心浮气躁,学习无热情,勤学苦练意识不足,警营学习氛围不浓,相互之间谈心交流不够,团队精神不强,警营活力不足。
表现之四:生活情趣及生活作风方面。将忙于交际应酬当作生活的乐趣和追求,思想道德不够高尚,生活情趣不够健康,社会交往不够慎重,社交圈子不够净化,防微杜渐不够注重,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有所淡化,贪图享乐思想,铺张浪费行为不同程度存在。
三、关于人民警察意识淡化的客观分析
分析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有所缺失,民警坚定为民服务的思想不能持续强化。政工干部在思想教育的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教育是空洞的说教,甚至理解为形式主义,因而在谋划学习的内容、形式、成效上不用心、不用力,更谈不上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即使有思想教育制度,但不作全面认真落实。有的政工干部不善于分析队伍思想现状,甚至对队伍的一些思想低迷现象不闻、不问、不管。有的政工干部不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不能与民警平等相待,不愿与民警交心谈心。
分析之二:队伍管理制度不健全,贯彻落实不严格。一些单位负责人不注重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特别是相互有效监督机制未建立,有的虽有一些制度,但对实践中发生的变化不能及时修订完善,更为严重的是对现有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甚至根本不执行,致使警营纪律作风管理松弛。
分析之三:班子自身建设不足,表率作用有待强化。一些单位领导不注重真抓实干,不能与民警并肩作战,处理重要工作事项或难点工作不能做到身先士卒,工作创新意识不强;有的领导在发扬民主,团结共事上存在问题,不注意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甚至忽视组织原则和程序,搞“一言堂”,不能虚心接受监督和批评,不善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班子合力不强;有的领导在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及生活情趣上从严要求自己做得不够好,一些不良作风往往影响民警的工作热情,甚至使民警迷失了价值取向。
分析之四:抓民警学习训练不足,警营学习氛围不浓。一些领导在推动民警学习文化、业务知识、岗位技能和体能训练上不深入思考、不积极策划,在打造学习型警营上停留于喊口号,未真正培育警营文化,未真正创新举措推动学习形成机制,致使民警学习热情不高涨,有的民警自我要求不高,本身学习兴趣不足,致使生活情趣发生变化。
四、关于培育人民警察意识的理性思考
思考之一:要探索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丰富学习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是政工干部关注和思考的焦点,应开拓思路,不能只是停留于上级部署上的一般化要求,应有自主创新教育机制的理念,要善于与民警交流,随时掌握队伍在想什么、干什么、需要什么,每年要结合实际早作规划,每个阶段要根据民警思想状况适度调整更新学习计划。在学习内容上要保留必学项目,尤其是《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公务员法》、《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制度规定要经常学,并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读本》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学习重要内容,要对国家形势政策、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及时传达学习。在学习形式上不拘一格,要在学习成效上下功夫。要探索建立每周例会学习制度,每月思想教育状况讲评制度,每半年学习教育内容测试等制度。通过扎实的思想教育,切实增强民警的党性意识、道德规范意识和纪律观念。
思考之二:健全内务管理制度,狠抓制度落实,使令行禁止、警风政风畅通。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加强制度建设和源头预防十分重要。针对队伍现状要适时对已有各项内务管理制度进行再修订,要重点建立健全和完善党风廉政、请销假、值班、车辆管理、政治业务学习、重大事项报告,八小时以外以及上下监督和相互监督等队伍管理制度;特别要形成监督领导、同级、下级三个层面的监督预防机制。制度健全完善是基础,关键是加强队伍管理,狠抓制度落实。公安是半军事化队伍,当领导的一定要强化制度管理的严肃性,在制度落实上一定要狠下决心,在监督机制上下功夫,督促民警对五条警令等公安纪律规定的遵守情况经常对照检查,适时组织纪律观念强化训练和警情演练,做到治警必严、措施必到位,使以制度管人、管事和约束行为常态化、长效化。
思考之三:大力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以自身表率作用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领导班子要强化自身作风建设,在真抓实干上要亲力亲为,勇于正视困难,心系群众设法研判工作和改进工作,真正把心思用在事业上,精力用在工作上,办法用在队伍管理上,权力用在服务上,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班子成员要团结共事,议事讲民主,心境要开阔,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和建议,相互支持配合,形成一个拳头,合力带好队伍;班子成员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秉公用权拒腐防变;班子成员还要注意加强政治业务学习,要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做到生活情趣健康,明辨是非,克己慎行,注意防微杜渐,坚决抵制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以实际表率引导民警积极追求健康向上。
思考之四:重视抓好民警的日常学习训练,创新激励机制,积极打造学习型警所警队。基层所队负责人要改变练兵单纯由上级组织的观念,要结合自身实际统筹安排民警学习训练,按季度制定切实可行的练兵计划,突出实战需要,灵活组织学习法律法规,加强基本技能和体能训练,使每名民警都对岗位知识熟练掌握,大力提高执法综合素质。所队负责人要探索建立科学的学习训练考核与奖励机制,将民警的学习练兵情况与执法服务质量捆绑作为考核体系,建立民警执法档案,每半年对民警的学习练兵和工作成绩进行客观评价,对学习练兵热情高,工作效能优秀的民警予以鼓励,年终综合排名高的民警作为立功受奖的申报对象。上级机关应对应建立促进民警苦练基本功提升素质的科学激励机制,鼓励民警投入学习练兵活动中,对一些好的做法继续坚持弘扬。如信息写作、新闻宣传报道按计划分解任务,对上级采用的稿件进行排名通报并予奖励,建议基层所队负责人也要承担信息写作任务,以实际表率带领民警参与学习和写作,其他有益于引导民警建立良好情趣的举措可大胆尝试,积极营造队伍奋发向上、善于学习和崇尚学习的良好风气。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