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平安建设的逐步深化,各地公安机关和地方党委政府,对创建平安社会可谓思想重视、措施得力、投入加大,其效果也有效显现,社会治安进一步稳定,人们的安全感普遍增强。你看那分布于乡村的中心警务室,以其蓝白相间的色彩、新颖精巧的造型,成为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无形中给了那些违法犯罪分子以心理震慑,为广大群众壮了胆。但这些警务室大多唱“空城计”,却又引发了群众的不满,甚至怨言。
建而不用为那般?我想公安机关也有自己的难处,比如一个乡镇的派出所,民警也就四五人,如果每天都要分到乡村警务室值班,警力不足,也不现实。那么上级公安机关在规划乡村警务室建设时,考虑的是治安防范重心下移,更快、更好的接处警,服务基层群众。至于建设好以后如何运作,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是不是有统筹的计划和安排?怎不会出发点就是为了走走过场、图图形式吧!但不管怎样,还是要充分利用起来的好,否则,群众真的有需求而求助时,吃“闭门羹”,这心里能不堵得慌,以至生怨气、出怨言。
问题如何解决,我想最起码的,每个警务室每周至少安排一天时间值守,以便了解辖区的治安状况,协调解决相关的矛盾纠纷等,让群众感受到“有困难找警察”的宽慰,享受一下民警“零距离”服务的欣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