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警事论丛>详细内容

警事论丛

公安“大走访”“走”出和谐阳关道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石家友 发布时间:2009-02-10 11:48:31 浏览次数: 【字体:

 

 警察说话亲切了,腿脚勤快了,笑容更多了,警民关系更近了。这是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以来,老百姓的普遍评价。

  去年12月,公安机关着眼于从小事做起,从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做起,启动了“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从国务委员、公安部长孟建柱及公安部党委一班人到各级公安机关主要负责同志,均深入一线参加“大走访”活动。一个多月来,全国190多万公安民警深入基层,集中化解矛盾纠纷,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受到人民群众热烈欢迎。(2月5日人民日报)

  几年前,还是公安机关率先开展了开门大接访活动,解决了一大批涉警的热点难点问题,密切了警民关系,群众好评如潮,全国各级党政机关纷纷效仿,把领导干部大接访视作倾听群众呼声、化解社会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个重要渠道。今年初,中央提出各地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要做到规范化制度化,把领导接访上升为“规定动作”。同时中央还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定期组织干部下访,了解社情民意,推动中央决策部署,督导解决信访问题。公安机关此次开展的“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可以看作是与中央要求的自觉“对接”,值得各级领导干部主动“跟进”。

  从“大接访”到“大走访”,虽只有一字之差,其中却蕴含着以人为本、民生为大的深意,也体现着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殷殷情怀。一个“走”的动作,就如“走亲戚”、“走村串户”一般,让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要求更加具体,也让社会和谐更加充满感性。

  这些年来,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越来越清晰了。这体现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讲话中,体现在各级机关单位的文件中,体现在各级各类会议中。但在直接与群众打交道方面,还有一定的距离。有些领导干部习惯于高高在上,习惯于坐在装有空调的办公室里“遥控指挥”或听取汇报。而对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谈心交心,或借口工作忙而不愿,或因“官本位”意识作崇而不屑。如此与群众“泾渭分明”,他们的心思就难以用在老百姓身上,他们的工作就体现不了群众的需求,他们的决策就免不了脱离实际。

  因为走不到群众中去,在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问题上,也存在“实功虚做”的现象。说起来口若悬河,写起来云山雾罩,做起来却谬之千里。因为他不知道,民生究竟在哪里。民生在哪里?民生不在装饰考究的办公室里,而在农村的田间地头;不在大型会议的主席台,城市脏乱差的小巷;不在印制漂亮的文件里,而在困难群众的饭碗里……在这个意义上,经常性地到群众中走一走,访一访,应该成为所有公家人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握一握群众满是老茧的手,听一听原汁原味的民声,看一看实实在在的民需,问一问发自内心的意见……如此“大走访”,必将走出一条社会和谐、民生发展阳关道。

大走访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