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不能仅让警察买单
反扒民警血洒追贼路。年仅35岁的郑州市公安局反扒支队民警竹卫东,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毫不畏惧,奋力搏斗,在身中数刀后仍紧抓歹徒不放,终因失血过多壮烈牺牲……面对赶来增援的战友,他艰难地说出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我没事,别让贼跑了!”鲜血染红了铮铮誓言,英雄的事迹感天动地,催人泪下。
警察的职责就是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然而警察本身又是一种高危职业。有人说,警察存在于和平年代的战争之中,与各种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默默守护社会正义的防线。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在丧心病狂的歹徒面前,行使正义要承担极大的风险,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就有8000多名民警为国捐躯、十几万民警负伤,他们以鲜血浸润了一道道安全防线,用生命兑付着正义的成本。
竹卫东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标杆。他不仅是警察队伍中的英雄,更是现代公民中一个“人”的英雄。现代公民之“公”,在于对国家和公共事务的责任心、主体参与性,也在于对公德的践行方面,在公共安全事件中决不仅仅是单向的受保护者,还是主动积极的“责任行动者”。任何人都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竹卫东们用生命为公共安全埋单,让一个人或一群人为社会正义支付成本,都应该从各自的角度,履行不同的社会责任,构筑强大的群众性社会治安防线。
我们虽不是警察,但都有着凛然的正义感,都有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社会责任,应该在群防群控中发挥积极作用。否则,离开了社会参与的“反扒战”,所有问题都让警察扛,在警力资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肯定是抓一漏千,难以对不法分子产生足够的震慑。从去年开始很多城市陆续出现了民间反扒联盟、反扒志愿者队伍等,虽然法律法规对这一见义勇为行为缺乏明确界定,但反扒志愿者群体所张扬的正气,足以令毛贼们胆战心惊。
在个别地方,过街老鼠越来越不像“老鼠”,光天化日之下也敢肆意横行。这种不正常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正邪之气的起伏消长。人们若普遍胆小怕事,不与歪风邪气作斗争,实际是在纵容贼胆,养鼠成患,最终导致“鼠不避猫”的怪现象。在近期举行的广州市人大会议上,有个细节就很耐人寻味。广州市抢劫案居高不下,不少人大代表都有自己或身边人被抢的经历。人大代表抱怨警方打击不力,市公安局官员则称“不仅仅是公安干警的问题”,如在北京,有人喊抢劫,往往是众人去堵,在广州则可能是“路见不平、拔腿就跑”。同样的警力部署,同样的应急机制,公众在见义勇为方面的表现不同,治安绩效也会产生细微差别——如果人们都不愿为社会正义分摊成本,正义实现的质量都将打折扣。
从此意义上说,竹卫东的英雄气质,都能在每个人身上找到落脚的地方。打造“天下无贼”的理想境界,我们都有责任、有能力向竹卫东学习。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